随州网讯 本报记者 冯家园 从空中俯瞰随州城南,一条高铁长龙穿行山间,连接主城区的道路随之延伸,生态新城正崛起。 不仅城南,城东、城西、城北竞相发展,各具特色,已现大城魅力。 纵观这几年,随州着重兴产业、强城市、惠民生,产城融合、城市品质、民生保障、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让人时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激情脉动。 区域中心,天时地利人和 地级随州市十六年来,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不断扩大,迈向“双百”;产业持续优化,奔向“千亿”;名片影响提升,辐射“全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2年,省委、省政府将随州建设“圣地车都”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为随州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发展迅猛的随州,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2015年,国家批复的 《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随州全域纳入,并定位随州为湖北北部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我市首次正面承接国家战略实施。 湖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随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市委书记刘晓鸣说:“当前,随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国家、省级机遇叠加;地利,汉十产业带重要节点,湖北北部对外开放大门;人和,改革深入,作风提升,干事创业,激情满怀。 作为内陆后发地区,何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万明看来,随州已具实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形成有力支撑,六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全省有地位,生态文化品牌得到彰显,改革创新充满活力,影响力、辐射带动力持续提升。 目前,我市高速公路密度全省前列,四条铁路辐射全国;新能源装机突破100万千瓦,超全省三分之一;专汽、电子信息、香菇、风机、铸造成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混合所有制蓬勃发展,达到34家,创造全国经验……奠定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良好基础。 双百大城,优“老”拓“新” 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有中心城市的规模和品质。 我市按照“东进、西优、南拓、北调”的城市发展基调,一座座“新城”在“老城”的基础上崛起。城东活力新城、生态城南、明珠新城、文化城西四大新城,“4+1”的新老城区让随州“神”、“韵”兼备。 随州就像一本书,迎宾大道是书脊,一边老城,一边新城,已互通互融。 市长郄英才提出,处理好老城、新城关系,做优老城,扮靓新城,做好“加”“减”法,提升城市品质。 做“减法”,疏解老城,腾出发展空间。推进齿轮、亚通、双龙寺等棚户区改造,实施中心城区零星企业搬迁“退二进三”,打通断头路,改造神农公园,新建小游园,持续优化老城区环境。 东风随州车轮厂原处于老城区,经过20多年发展,产能已达到600万只。要继续扩大产能,做大做强,厂区受地域限制,无法扩张。2014年,在市政府努力下,公司搬离老城区,进入随州高新区,建成了1000万只产能的新厂,生产效益红火。 “正是这次搬迁,让车轮厂如沐‘春风’,产能提升,效益做强,实现二次腾飞。”东风随州车轮厂有关负责人邓兴建表示。 做“加法”,拓展新城,提升承载能力。城东成为地产、商业、工业的火热聚集地;城南成为文化产业基地、行政会展基地、生态休闲基地;城北建设城市副中心;城西注重彰显文化品位。 市住建委主要负责人刘泽富表示,随州建成区面积已有80平方公里,未来还有50多平方公里的空间,已经具备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 产城融合,有“城”有“市” 城市,城市,既要建“城”,也要兴“市”。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支撑,没有产业的城市缺乏生命力。我市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过程中,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彰显产城融合的特色,走出了一条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城东,国家高新区崛起。高新区以专汽产业为龙头,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实现“满园”。在此基础上,摒弃“只见生产不见生活”的传统“摊大饼”,谋划布局学校、商业、居住等“城市气息”,让人留下来。 现在,以随州文化公园为中心,迎宾大道、季梁大道两侧,高档商住小区林立,与之配套的商业也在形成,成为居住首选。 在厦工楚胜上班的李力,选择在城东新城大自然小区购房,上下班只需15分钟。“现在,高新区商住环境已经形成了,今后还将更红火,在这里生活、工作比较方便。”他说。 据悉,城南已谋划布局国际物流城,城西已打造随州农副产品物流园,城北更是经济聚集区。市规划局局长熊忠海表示,规划新城时,既谋划产业,又兼顾生活居住,让每座新城都凸显产城融合,避免“睡城”出现。 同时,随州香菇已形成 “买全国、卖全球”的市场,连续举办的寻根节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凝聚全球华人的纽带,吸引着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 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随州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坚持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向着“双百”城市迈进。产业上,加快建成专汽、食品工业两大“千亿产业”,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差异发展,彰显特色。 新常态,新起点。随州正瞄准新的目标起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