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讯 本报记者 张琴 段怀清,1966年3月2日出生,湖北随州人,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及国际汉学。 许多人认识段怀清,可能是缘于他10年前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主讲中国四大爱情传说。日前,段怀清回到家乡接受随州广播电视台专访时,再次谈到了这些民间文化以及与随州有关的文化往事。 段怀清说,民众是历史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民间文化是历史讲述的重要视角,虽然民间文化不是自己的专业,但是他一直非常关注。随州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有两条比较有意思的脉络,即以炎帝神农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和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庙堂之音。不管是随州本地,还是在随州工作过、生活过或者来过随州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为随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如文学大家欧阳修,他4岁跟寡居母亲到随州投奔叔父,在随州生活了18年,随州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片很重要的土地,也为他学术生命的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欧阳修在与一随州友人的回信《李秀才东园序》中说:“随虽陋,非予乡,然予之长也,岂能忘情于随哉!”李白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写道:“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描述的应该是曾都区府河、洛阳这一带自然地貌的特点。 “人任何时候回到家乡都应该怀有感恩的、恭敬的心情。”段怀清回忆,当初读这些名人在随州的著作没什么特别感觉,但随着年岁增长,对家乡感念更加深切,对这些诗句也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他说,胡适常常题写的《诗经·小雅》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正是表达出了“近乡情更怯”的乡土之情。 对家乡随州有何印象?段怀清说,几乎每年都会回随州,每一次回来都感受到随州改天换地式的进步。比如说,以前回乡探亲非常不便,现在从上海坐高铁到武汉4个小时,动车回随州1个小时,非常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