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冰 余洋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竞争不是简单地比大小、比块头,而是比创新、比特色、比品质。市委书记陈瑞峰近期在调研中提出“着力建设生态绿城、文旅名城、产业新城,打造品质随州,让居民享受有品质的生活、让产业得到有品质的成长、让城市实现有品质的发展。”可以说,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上,品质无时不有,品质无处不在。如“时尚之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购物天堂”香港等,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大放异彩、经久不衰,靠的都是其独特的城市品质。唯有打造有品质、有品位、有品牌的城市,才能带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一、建设“品质随州”是惠及民生的新标准 越是“细枝末节”,越关乎民生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品质城市是提升城市发展含金量的要义之一,目的就是“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纵观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除了耀眼夺目的经济数据、时尚奢华的生活方式,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完善的交通、百年如新的建筑、完备的生活服务、随处可见的绿地和公园以及市民散发出的乐观和自信。 品质随州的建设必须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这远比多造几栋楼来得重要。有的城市,表面上看光鲜亮丽,繁花似锦,但仔细一打量,或者住上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要么标识牌不明显、路牌指示不清晰,进城如入迷宫;要么人行道、自行车道、慢车道混在一起,惊险连连;要么地下管道失修,常常污水外溢;要么人行道上乱堆乱放,道板七翘八裂,行走不便;要么人性化欠缺,半天找不到一座公厕,绕道很远都过不了马路……总感觉城市缺了一点内涵,少了一份温暖。 城市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看起来是些许小事,却连着偌大民生。作为城市管理者,既要抓建设开发这样的大事,也要一枝一叶总关情、万家忧乐在心头。要乐于从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困难事做起,善于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改起,着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打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丰富更具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有更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建设“品质随州”是产业升级的新方略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个生命体,那产业则是城市肌体的动力和支撑。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近年来,随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和条件,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专用汽车、炎帝神农故里、香菇等品牌在国内外都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样也面临着技术落后、资金掣肘、品牌不强的问题,尤其是产业龙头企业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还不多,核心竞争力仍不强。统计显示,2018年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不足全省总量的3%,在同类城市中排名靠后。因此,壮大工业底盘,实现产业升级仍然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实现产业有品质的发展,就要按照新时代的新理念、新要求,始终把“加快发展、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作为工作重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抢抓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战略机遇,着力构筑鄂北生态屏障。大力推动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专用汽车产业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实现新突破;大力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推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新突破;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增加有效供给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信息化、工业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新突破;大力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切入全省乃至全国高端产业链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全国前列、全球有竞争力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好世界华人谒祖圣地,筑牢“中国香菇之乡”地位,打造“三极支撑、多点突破”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三、建设“品质随州”是城市建管的新抓手 城市,不应是简单的人口汇集地,而应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不应是高楼和马路的随意叠加,而应是一个“骨骼强、血脉畅、气质美、活力足”的生命有机体。现代生活语境下,人口涌入,面积扩张,内外循环,让城市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生活模式的转变正催生着城市管理的新格局。 城市管理如绣花,需要顶层设计,需要一丝不苟,需要绵绵用力,需要用心用情。因此,要坚持绿色发展与特色保护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要制定专项规划,建设一批小型绿地、口袋公园、街心公园、小型运动休闲场所,高标准配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打造功能完备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要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着力实施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增加城市支路,新建道路和河道同步建设自行车绿道、健身步道等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立体过街设施,着力打通城市“微循环”;要借助“外脑”,充分整合公安、交管、城市执法、综治等部门信息资源,积极运用新设备、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构建互联互通、共享使用、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增强城市服务管理的便利性、精准性、快捷性。从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切入,真正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的作用,做优城市形象,做美城市环境,做细城市管理,做高城市品位,实现从大街区到小街坊,从宽马路到窄街道,从土地规模增量到规模减量,从跨结构到慢生活,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达到全体市民共建品质随州、共享美好生活的目的。 (作者系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