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讯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陈巧玲 五千多年前,为了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炎帝神农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种植谷物的经验,开始了最初的农耕文明;为解除百姓的病痛折磨,炎帝神农舍身尝百草,历经艰险开启了用中草药治病救人的先河……炎帝神农“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数千年来代代相传。 新时代,随州人传承炎帝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初心与使命,以无私奉献谱写大爱新乐章。
永不褪色的“爱心红丝带” 在随县均川镇供电所,珍藏了一面特别的党旗。十几年来,均川镇供电所的“光满·爱心红丝带”共产党员服务队接力扛起这面党旗,奋斗在农村“防艾抗艾”最前沿,为弱势群体传递光明、播撒希望。 2001年4月,随县均川镇富家棚村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随后全镇28个村陆续发现艾滋病患者,高峰时期达500多例。一时间,大小店铺纷纷关门,亲朋好友不相往来,没有人敢接触艾滋病人。 “谁都可以走,共产党员不能走!”在这种局面之下,当时均川供电所党支部召开特别支部大会,成立了一支由17名党员组成的特殊服务队,他们站在这面党旗之下郑重宣誓,将身先士卒,进入艾滋病集中区持续开展工作。多年来,爱心服务队活跃在均川镇各村落,把患者当家人、把服务当家务、把帮扶当使命。 2013年,“光满·爱心红丝带”共产党员服务队正式命名。为响应脱贫攻坚号召,服务队探索出精神、产业、健康、光伏、教育、电力扶贫加党员服务队建设的“6+ 1”扶贫模式。结合行业特色,为15户艾滋病患者免费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每户每年有3000余元固定收益;结对专业防艾机构“温馨家园”,投入资金改善患者就医环境;牵手“青艾工程”,在均川二小建立随州首个“青爱小屋”…… “在抗艾扶贫、为民服务的光明大道上,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故事讲述人、“光满·爱心红丝带”共产党员服务队现任队长陶王柱说,服务队为民服务的精神将在岗位坚守与奉献中薪火相传。
爱心接力守望“最美夕阳红” 姐姐创办养老院病倒了,妹妹毅然捧起“接力棒”,接替她服侍村养老服务中心的数十位老人……在广水市李店镇,叶氏姐妹爱心接力敬老的善举感动乡邻,在她们的带动下,当地敬老爱老蔚然成风。 姐姐叫叶新洲,生前系广水市李店镇黄金村妇代会主任。她在基层工作20多年,看到一些老人体弱多病、孤苦无依,很是心疼。2012年初,她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建成“农家女”养老服务中心,也是广水市首个村级民办养老服务中心。为节约资金,她自己当服务员,动员丈夫当保障员,一起照顾老人,养老中心先后入住200多名老人。就在叶新洲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2014年9月,她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留下未竟的事业。 “我要用爱心把姐姐的事业坚持下去!”姐姐叶新洲去世后,同为妇女干部的妹妹叶星梅毅然选择接过姐姐的担子。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叶星梅把家从迎春村搬到了黄金村,动员丈夫回乡加大投资,和她一起到养老服务中心照顾老人。她精心打造姐姐创立的“妇女之家”,召集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并新建亲子图书阅览室等,将其发展成今天的黄金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中心。 2016年12月,叶星梅家庭入选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叶星梅说:“我们一家人都在力所能及地做公益事业,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老人的命运,但我们会坚持做下去。相信会有人接过我们的接力棒,会有无数个家庭继续播下爱的种子,让整个社会成为一片温暖无边的海洋。”
赴边疆医者仁心守护生命 医者大爱无疆,携仁心仁术行远方。随州市疾控中心的援藏干部许亮,援藏期间,在雪域高原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用行动践行和传承炎帝神农的奉献精神。 “援藏是我的梦想,再苦再难我也不放弃这次机会!”2016年,32岁的许亮郑重地向组织提交了申请,成为湖北第八批援藏干部之一,对口支援山南市疾控体系建设三年。许亮克服高原反应的煎熬、远离家乡的孤寂,全身心投入到援藏工作中。 受高原气候影响,2018年3月,许亮患上了高原肺水肿。由于高原肺水肿死亡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医生强烈建议他向组织汇报,换人接替工作。但是这时许亮接到了山南市儿童福利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他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病情好转后就立刻带着大包的药,参与到当地疫情处置工作中。 这是一起多名儿童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混合疫情,当许亮到达现场时,福利院已经将所有患儿安置到两间教室进行了隔离。情况紧急,他组织团队一方面协调当地的医院收治患病儿童隔离治疗,另一方面每天与应急小组成员一起对福利院进行全面消毒,为全院500余名儿童开展应急接种,最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守护健康是我们的职责,群众的肯定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许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传帮带”协助培养地方技能人才,带动提高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造福一方。援藏工作,就像一场接力赛。近十年来,我市有一批像许亮这样的援藏干部,他们怀着报效祖国、奉献边疆的信念,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完成了自己的坚守与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