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随州要闻| 市直部门| 县市区| 乡镇| 乡村| 安全| 社会| 访谈| 专题| 营商环境| 神韵随州| 外媒看随州| 教育| 健康| 文旅| 图片| 公众号| 微博
查看内容
搜索

“回村创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2020-11-23 11:30| 发布者: 隋意 |来自: 随州日报
  规划摘要:
  实施创业优先战略。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教育培训和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促进就业的考核机制,同等条件下对创造就业岗位多、岗位质量好的项目优先安排。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家庭服务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
  ——摘自《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看着我们村越来越有人气,在农场务工的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我更加坚信,回村创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11月14日,在曾都区北郊烽火山村心愿开心农场,获评“全国乡村文旅能人”的王天臣坚定地说。
  1981年出生于烽火山村的王天臣,中专毕业后外出闯荡,事业小有所成。2016年返乡创业,在烽火山村修路、清河道、平整土地、建大棚,种花种果蔬养动物,打造花园式生态餐厅,开垦“心愿开心农场”,以创业实现再就业。
  截至目前,王天臣在烽火山村共投入2300多万元,流转土地580亩。农场定位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为主,以农业种植为辅。丰富珍稀的蔬果品种、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农场第二年便迅速走红,成为市民乡游的网红打卡地。
  采购蔬菜的货车、建设农场的机械、游客自驾的私家车等一辆辆开进烽火山村,休闲乡游的市民、研学旅游的学生等一批批来到农场,曾经无人问津的小村庄被激活了!
  农场吸纳30多名村民长期在此务工。在蔬菜大棚内,67岁的村民王长兰正在锄草。农场开垦之初,她就和老伴过来做工了,两人每月工钱加起来4500多元。“我们年纪大了,去外面打工人家也不要。在农场做活,比以前种田强多了!”王长兰爽朗地笑着说。
  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王天臣果断调整思路,将农场10个智能温室大棚七成改种黄瓜、青椒、茄子等普通蔬菜,并新增了27个蔬菜种植大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依然是朝阳产业,改种普通蔬菜只是特殊时期的权益之计。”王天臣介绍。
  当天,在温室大棚内看到,黄珍珠水果小番茄部分已成熟,即将进入采摘期。“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逐渐趋稳,农场的采摘、研学、户外拓展等也将于本月启动,以前的管理员团队也已经陆续回归农场了。”王天臣说,农场的发展规划不变,自己对生态休闲农业的初心不改,“尤其是看到村子和村民生活的变化,更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有价值。” 

  短评:
  稳就业惠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老百姓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生活才有质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脱贫攻坚结账在即,稳就业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
  我市始终把稳就业作为保民生的头等大事,用活用足政策,大力开展稳岗帮扶,坚定不移地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实施以创业促就业,切实稳人心、稳大局。做好就业工作,要做到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减负,就是要落实好惠企的各项政策,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生产成本减压。稳岗,就是要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创新用人举措,“点对点”精准对接,解决好企业招工用工难。扩就业,就是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多元化就业,让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就业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课题。我们要着眼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布局,打好稳就业的硬仗,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鄂ICP备11004182号-2 | 鄂网备421201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ui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3319535、新闻爆料热线:0722-3319535、广告服务电话: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故障咨询QQ:62561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