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随州要闻| 市直部门| 县市区| 乡镇| 乡村| 安全| 社会| 访谈| 专题| 营商环境| 神韵随州| 外媒看随州| 教育| 健康| 文旅| 图片| 公众号| 微博
搜索

全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0-12-31 09:00| 发布者: 隋意 |来自: 随州日报
  任亚楠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作为国家重要空间形态,是由各种经济市场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其治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效能,关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但现代城市在快速演进的过程中,危机和挑战会不断涌现,对城市治理提出更大的挑战。因此,应从政治功能、智能手段、制度优势等方面着手,破解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风险,加快推进城市科学发展,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
   一、强化政治功能,提升城市的组织带动力
  组织带动力是突出政治功能的根本。强调组织带动力,才能使城市治理体系中的治理主体在城市危机突如其来时凝聚合力,实现对社会的“再组织化”。一是以党建为抓手。城市治理需要搭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促进党建引领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政党嵌入社会”和“组织动员群众”。因此,需要以党建为抓手,构建集约高效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让基层治理贯通起来,夯实党在城市治理的基础。建立上下联动、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构建市、区、街道、住宅区四级党组织联动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党组织互融共通。通过党建引领治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密切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凝聚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利益多元化的城市治理中充分发挥组织带动作用。二是以服务为先导。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要树立“寓治理于服务中”的理念。一方面,政府要以市民对城市的期望和需求作为城市治理的最终导向,进行顶层设计和服务平台流程再造,建立自下而上分层级的需求收集、整合与响应机制,不断提升市民对公共服务的体验。另一方面,政府要当好“掌舵者”而非“划桨者”,逐渐退出不擅长领域,变行政管理主导为公共政策引导,大力发挥社会多元协同作用,让社会公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共同参与管理。三是以宣传为引导。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确而及时的舆论引导对凝聚社会力量、提升组织带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以正确导向为指引,做强做大主流舆论。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主流舆论矩阵。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崇德向善、厉行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要以科技助力研判,做到定位精准。要以科技创新来助力分析研判及预警,通过不断更新技术,引进数据分析设备,运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动态化舆情分析技术,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公众需求数据,快速、准确判断舆情产生的苗头及根源,打造高效的舆论分析预警平台,精准定位焦点问题,有效提升城市的舆情应对水平及处置能力,为城市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提供助力。最后,加快推进多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对内打通体系内各类媒体形态,对外无缝对接各类平台资源,从而实现全媒体传播渠道的融通共享、集中管理。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深度融合。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物理捆绑,必须进行大胆而稳健的探索创新,比如从用人机制入手,打造“融媒体”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队伍。
    二、运用智能手段,提升城市的科技支撑力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在数据收集、传输和处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创新发展新领域、信息分享以及城市治理智慧化新渠道。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创新城市运行模式,转变城市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为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一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人本治理。当前,“大数据”所展现出的鲜明特点,给城市治理带来了一场新革命。一方面,政府应运用大数据集成思维,积极更新公共服务管理理念,推行信息化服务,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城市治理的智能化要以民众和企业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数据智能为核心,利用网络效应建立超融合便民服务的生态体系。如,建立高质量的数字身份认证体系,通过业务精细梳理、数据高度共享,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通办大小事,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构建公共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实现数据治理。政府要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构建公共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在平台构建上,既要整合公共服务系统不同部门、机构生成的数据信息,还要整合散落于政府、市场、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供需数据信息;要对信息精细筛选和研究,精准捕获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可靠性、高效性;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公共数据的全面开放,通过数据开放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促进数据的增值利用,为城市治理服务化提供科技支撑。三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新型监管模式,实现监管治理。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新型监管模式,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的公共信用评价机制、信用联合奖惩机制、信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监管链。通过大数据共享互动平台,政府能够及时追踪公众对城市治理的实际需求和体验,提供相应的决策信息反馈机制。同时,公众又可以通过互联网互动平台,实时查询自己反馈问题处理进展及结果。通过“大数据+城市治理”,搭建“全员全时全程”监督体系,实现政府与公众的双向追踪,避免政绩工程和地方政府行为失范。
   三、发挥制度优势,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制度化程度的要求也越高。当前中国城市要想加快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关键举措。一要从宏观大局上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涉及方方面面,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必须从城市发展的全局上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从城市顶层加强领导和协调,加强整体科学规划,加强各项改革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上相互衔接,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增益,在实际效果上让民众更受益。要解放思想,敢于大胆创新,加强战略研究,分阶段制定路线图和任务表,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二要充分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治理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要把保障民生和增进福祉放在城市发展和运营的突出位置;要注重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便利化,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要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让城市发展成果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三要充分发挥“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制度优势,实现城市永续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党和政府要切实履行好职责,鼓励并支持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市治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运行机制;要着力构建职责明晰、依法行政的城市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以及各项体制机制。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些都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生动诠释;要强化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运营的监督和制约,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作者为中共随州市委党校讲师、管理学硕士)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鄂ICP备11004182号-2 | 鄂网备421201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ui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3319535、新闻爆料热线:0722-3319535、广告服务电话: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故障咨询QQ:62561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