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随州要闻| 市直部门| 县市区| 乡镇| 乡村| 安全| 社会| 访谈| 专题| 营商环境| 神韵随州| 外媒看随州| 教育| 健康| 文旅| 图片| 公众号| 微博
查看内容
搜索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2012-12-26 12:08| 发布者: 随网

 巍峨雄浑,古朴典雅。炎帝神农大殿雄踞烈山之巅。新景区建设于2007年12月正式开工,目前主轴线建设已全部完工。图为炎帝神农故里新景区远眺。 (本网记者 孙洪涛 摄)

 

打造世界华人寻根谒祖圣地

    在蓝色地球上,有一个根点无限延伸,其支脉遍布世界,这个根就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

    5月20日,农历己丑年四月廿六上午,万众瞩目的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在厉山炎帝神农故里新景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近2万人喜聚厉山,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祝愿60华诞的祖国永远年轻。

    烈山尽显“龙脉气势”
   
    出随州城向北20公里的厉山镇,便来到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厉山,古名烈山,史载是炎帝焚火烧山、刀耕火种之地。烈山对面耸峙九龙山,9座山峰形成环抱之势,似群龙相衔,连绵数十里,龙头向北仰望桐柏山脉,龙尾向南相接大洪山脉,独特的地貌大有吞吐宇宙、孕育万物之势。

    神农大殿向前延伸至对面九龙山,形成一条中轴线,依次是谒祖广场、圣火台、华夏始祖门、九拱桥、四牛石雕和照壁,一线串珠,珠珠闪光。神农大殿两侧,旭日园和弯月河两条分轴线加上中轴线在华夏始祖门交汇,寓意炎帝神农功绩与日月同辉,天地共存。

    谒祖广场有8根功德柱,每根高9.9米,胸径1.26米,柱面浮雕着炎帝神农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等八大功绩,栩栩如生;广场长、宽都是117米,以广场为中心点的外围循环路直径是297米,体现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景区还整修了千年的万法寺、功德殿、神农井、神农洞、神农纪念馆等景点。

    铸就世界级文化品牌
   
    高起点、大手笔建设炎帝神农故里,着力打造5A级景区,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明确姿态。

    随州请来中科院院士“操刀”,并委托重庆大学规划设计院、中国美院等多家设计单位完成总规和核心景区景点的施工图设计。2007年,时任省长的罗清泉到景区调研,对景区修建性详规提出了 “规划设计高起点,突出始祖文化特色,彰显古建筑群特征”的要求。众多专家和设计人员历时7个月,高起点规划炎帝神农故里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一个静态投资2.5亿元、雄伟肃穆的新景区渐次呈现在游客面前。

    5月20日,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祖大典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旅游局和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大典主题是“同根同源,爱我中华”。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和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省政协主席宋育英,台湾金门县县长李炷烽,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全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张文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占斌,省领导李明波、李春明、周坚卫、蒋大国、田承忠、张岱梨、仇小乐,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省武警总队总队长杨波,国务院侨办司长吴洪芹,市委书记马清明、市长刘晓鸣等参加大典。

    寻根节,寻文化之根,寻精神之根,寻发展之根。这是一场文化的盛会。寻根、谒祖、祈福……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宿感,凝聚起同根同源、爱我中华的爱国情怀。

    打造鄂西文化旅游门户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随州这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随着编钟博物馆和炎帝神农景区的相继落成,终于有了实至名归的载体和依托。一条长24公里的旅游专线公路一线穿珠,将两大景区紧紧连接起来,使之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颗闪亮的明珠。

    市委书记马清明认为,随州最大的资源是文化资源,最重要的优势是文化优势,守着“炎帝神农”,随州有理由把“文化”的文章做得越来越漂亮。

    市长刘晓鸣说,首届世界华人炎帝神农故里寻根节的成功举办 ,是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有力举措,一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企业进入随州,有力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寻根节,这是一次经贸的盛宴。考察、洽谈、签约……展示了随州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搭起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平台。

    寻根节,这是一次城市营销的盛典。文化、经济、社会……让世界了解了随州,随州走向了世界。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鄂ICP备11004182号-2 | 鄂网备421201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ui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3319535、新闻爆料热线:0722-3319535、广告服务电话: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故障咨询QQ:62561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