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随州要闻| 市直部门| 县市区| 乡镇| 乡村| 安全| 社会| 访谈| 专题| 营商环境| 神韵随州| 外媒看随州| 教育| 健康| 文旅| 图片| 公众号| 微博
查看内容
搜索

从叶家山到擂鼓墩 曾随的兴衰沉浮

2013-8-7 10:14| 发布者: 忆苦思甜 |来自: 随州日报


C 图存求变 曾随保护楚王

    “昭王奔随”是春秋时代的一件大事。对于随国、楚国,都是一件关系国运走向的大事。

    公元前506年,离“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又过去了134年。《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这一年,吴、楚爆发大战。

    吴王阖闾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伍子胥,并联合唐、蔡二国,奇兵突袭,楚军节节败退。这年冬天,两军决战于柏举(一说在今麻城,一说在今安陆),楚军大败,吴军进逼楚之郢都。

    楚昭王一家及随从弃都避难,几死一生,逃到随国。

    吴王率军追来,并对随国人说:周王室的姬姓子孙,凡是封在汉水一带的,楚国都把他们灭掉了。现在上天显示天意,要惩罚楚国,而贵君却把楚君隐藏了起来,周王室哪里得罪了你们?贵君如果要报答周王室,就希望能帮助我执行上天的意志,如果这样,就是贵君的恩惠了。汉水以北的土地,都可以归贵君所有。

    这番话,吴王说得有情、有理、有利。

    随国本为周王朝姬姓子孙,如今周天子有名无实,众多“汉阳诸姬”被楚人所灭,如向吴王交出楚王,即报周王室同宗之恩,又报 “诸姬”被灭之恨,还能光复 “汉阳”故地——吴王的话显然极具诱惑力。

    而同时,楚人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公子子期长得酷似昭王,他打算让昭王逃跑,自己穿上他的衣服,说:“把我交给吴军的话,国君就一定能免于被俘。”

    面对吴人的诱惑与楚人的打算,随国内部大概争议极大。于是进行占卜,结果是将子期送给吴人“不吉”。随人于是对吴人说:以随国的偏僻狭小而紧挨着楚国,楚国确实保存了我们,而且两国世世代代都有盟誓,至今没有改变。如果有了危难就抛弃别人,又怎么能事奉贵君!贵君的忧患并不只是楚王一人,如果你们征服并安定整个楚国,那么我们就听从你们的命令。

    随人占卜的结果,是天意还是人为,不得而知。但吴军大兵压境,作出风险极大的拒绝吴王的决断,还是有着不同以往的政治考量,和很大的勇气。周王室徒有虚名,几乎沦落等同为一个小国,绝无起死回生的可能,再同随之先君一样卫周抗楚,已经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楚灭了,还有吴、还有越……个个都是虎狼之师。不背盟誓、难而不弃,随人答复吴人的一段话,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也体现了随国重诺守信的生存与立足的法则。《史记·楚世家》述及此处,还有几句话:“吴请入自索之,随不听,吴亦罢去。”

    随人不交出楚王,吴人要自己搜寻。一句“随不听”,更是显示了随人的坚决态度。而吴“罢去”的原因,或许是觉得随人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也或许是碍于随国还有一定的实力,而不愿扩大战争的规模。

    而楚昭王的感动,《左传》中也写得惊心动魄:“王割子期之心,以与随人盟。”——割破胸前之肉,滴血为盟,这是极为神圣庄严的仪式。

    楚昭王在随国住了将近一年,吴师退走之后,昭王才回到郢都。后人将他住过的地方称“楚昭王城”。清同治《随州志》引《史记正义》说,“楚昭王城在随州随县北七里。”据文物部门1957年普查,认为楚昭王城在今北郊星光村“荒草子遗址”。

    至公元前489年楚昭王去世,他又在位十七年。

    而在曾侯乙墓中,发现了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镼钟,时间为公元前433年。

    公元前407年,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此时随楚关系仍很融洽。

    1981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相当于国君一级,考古界定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曾随尚存……

    在风云急剧变幻的春秋战国时代,曾随作为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其国运的延续,使我们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外,看到了道义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鄂ICP备11004182号-2 | 鄂网备421201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ui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3319535、新闻爆料热线:0722-3319535、广告服务电话: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故障咨询QQ:62561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