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弘扬抗战精神 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9-16 09:55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1078
詹家安 张丽君
    9月3日,我们迎来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列宁说过,对伟大节日的最好纪念,是把注意力放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上。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我们必须看到抗战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内在的关联,弘扬抗战精神,并将其深刻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抗战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实践来源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有理论基础。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的抗战指明了方向。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如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二者之间具有理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坚持爱国主义的共有精神法宝。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正因为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和指引,抗日战争才能最后取得全面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爱国主义是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二者之间具有共有精神基础。
    坚持创新实践的共有行动指南。抗战中我们党形成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如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游击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理论等。这些创新从理论上武装了广大抗日军民,从思想上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在实践中指引了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外来侵略已不复存在,但我们却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矛盾和困难,我们应继续发扬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如此,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抗战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
    抗战精神为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供了基本保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国家独立、民族团结为前提和基础的,而抗战的主题便是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必须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确保国家独立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抗战精神为实现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提供了现实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展现了美好社会的基本要求,然而,正如胡适认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要使国家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国人就必须摆脱奴隶地位,去掉奴隶思想。这些必须是以国家独立为基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大力弘扬抗战精神,确保国家独立和民族团结,社会、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愿望。
    抗战精神为实现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提供了思想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理念与抗战时期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其实质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生死搏斗的历史。因此,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既是铭记历史的要求,更是个人层面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抗战精神是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资源
    从上到下,用实历史资源,防止“愚乐主义”。弘扬抗战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大量的抗战历史被“泛娱乐化”,罔顾历史常识,以消费历史代替敬畏历史,以愚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尤其是在少数的党员干部中,恶搞、戏说、颠覆历史、诋毁先烈,把媚俗当创新、把浅薄当学术,形成恶俗的“愚乐主义”现象,这些言行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和威信,消解了抗战精神的外在价值,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和模糊。因此,弘扬抗战精神,必须要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端正我们的历史观,自上而下形成弘扬抗战精神的氛围,以开放姿态拥抱历史,以真诚敬畏姿态对待历史,以严肃认真姿态感悟历史,着力防止“愚乐主义”。
    从小到大,用活历史资源,防止“形式主义”。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尤其是抗日战争不该被轻易遗忘。弘扬抗战精神,必须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小处抓起,利用多种平台、渠道、措施,全方位、深刻的用活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源,避免把仪式变成形式、把铭记变成忘记、把缅怀变成忘怀等"形式主义",真正把抗战精神印刻在人民心中。
    从内到外,用好历史资源,防止“虚无主义”。史料证明,没有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就没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在和平发展的当前,国内外却涌动着一股否定二战成果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认或篡改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为此,必须彻底铲除法西斯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土壤,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果,对内,我们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外,应加强对真实抗战历史的宣传。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历史问题处理不好,必然会影响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还历史以真相,还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以敬畏。
    (作者分别系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副教授;讲师、法学硕士)

(责任编辑:隋意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