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廉自齐家始——五论学习贯彻全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精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5-30 09:01
来自: 湖北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1279
    湖北日报评论员
    寻常百姓,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赐封为 “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173人出仕无人贪墨、3000人同住15世而礼法井然”的传奇佳话。“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孝义传家九百年,让江南郑义门名冠天下的精神 “密码”,就是168条的家规——《郑氏规范》。
    廉自齐家始,家风连政风。中国人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中,家庭既是生活之所,更是修身之所,是影响人生最重要的精神纽带。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叮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醒:“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清朝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告诫:“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正所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人生开始的地方——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正是因为领导干部的家风既不是私事,也不是小事,而是修身立德之本、作风涵养之要、干事创业之基;“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正是因为小家与大家、家事与国事的取舍,是一个人家教好不好、家风正不正的试金石。 
宋代陆九渊曾说, “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林则徐则写过一幅有名的对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们所讲的,就是优良的家风对于子女后代,是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传家宝”;而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古训,则揭示出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是最重要、最久远的传承。
    流风余韵、代代不绝,道德品质的世代积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烛照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斗转星移、时移世异,家风好才能治好家、做好官、理好政的道理始终没有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建议全党读《触龙说赵太后》,感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
    周恩来也曾要求所有革命后代,切不要像因为有“吃不倒的铁杆庄稼”而沦为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红色基因哺育的良好家风,既能惠及一个家庭,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
    反观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一些领导干部最终“祸起萧墙”,往往肇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奉行 “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畸形权力哲学。“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教训何其深刻: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经营好家庭、维护好家风、涵养好家教,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大力倡导的美德。治家与治国一样,严是爱,松是害。以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格局厘清亲情与权力的边界,以拒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必能滋养好的家风、政风与民风,促进形成 “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政治生态环境。
(转自5月24日 《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隋意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