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氏的人间佛教精神
台湾佛光山常务副住持 慧传法师
我们中国人有时被称为汉人,有时被称为唐人,其实最常用的名称是“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成为我们中国民族团结、奋斗向上的精神动力。
炎帝神农氏与我们的生命关系是什么?炎帝八德,我们细细区分,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人生存的六大基本条件,食、衣、住、行、育、乐。炎帝指引我们步入农耕时代,以此为基础,人类文明不断前行进步。
炎帝神农的功绩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精神涵义!炎帝精神的伟大之处不仅是创造,告诉我们哪些东西可以食用、如何使用草药治病等;更在于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勇于承担、勇于创造、冒险犯难,只为黎民百姓服务,这不就是以人为本最好的精神所在吗!这种精神,在佛教教义释迦牟尼的身上也是可以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出身就是一个王子,生活无忧。当他对父亲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后,他的父亲特别交代凡是太子经过的地方必须歌舞喧天、张灯结彩、呈现欢乐的气氛,让王子始终看到生活最美好的一面。而太子在游历过程中,他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对比自己此时此刻生活的美好,他的内心很受触动。他到菩提树下夜读民心,终于领悟世间宇宙的真理,并用这个真理来宣扬佛法,告诉人们要知足常乐,让大家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生的事情,对世间许多事情就不必过多去在意。
这种精神理念经过2000多年以后流传到星云大师的身上。星云大师当年遭逢日本侵略中国最残酷的时期,他的父亲也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失踪,他在南京栖霞山跟着他的师父出家了。星云大师也在积极思考:我们的国家社会这么的混乱,我能做些什么能让人民感受一丝幸福安乐的生活?
1949年,大师来到台湾,希望能够积极地推广这种思想精神。当时佛教传播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星云大师想到,不能让佛教变成只有老人家拜一拜的地方,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加入。星云大师成立了一个青年歌咏队,这种突破传统的佛教传播方式,曾经有许多人持怀疑态度,甚至遭到反对、威胁,但是他并不介意,他认为只有这样改革才能让佛教走出一条活路。
星云大师的这种主张,与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想法一致。赵长老曾经说:“我们要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发扬佛教优良的传统。”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我们才能找到改革的正确道路,而这与炎帝神农的思想理念也是高度相似的。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星云大师的人格特质,跟炎帝积极进取的精神一脉相承!
1967年,有一个因缘能够盖佛光山。星云大师非常注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落实在佛光山,那时候海峡两岸关系有些紧张,但星云大师的中国心始终没有改变。除了依照中国传统的丛林建筑以外,特别把中国的四大名山及寺庙一一盖在佛光山。星云大师说:你们来这里拜四大菩萨,不仅只是拜拜菩萨祈福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把四大菩萨的精神带回家。
炎帝神农救助黎民百姓,宁可自己冒险亲自尝百草,这不就是他的慈悲吗?炎帝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又思考并发现百姓的需要是什么,他能制作许多农具,后来发展以物易物的市集概念,这不就代表炎帝的超人智慧是令人赞叹的吗!炎帝这种勇往直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普贤菩萨传承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等精神。
星云大师曾经说过,求观音、拜观音,不如自己做个“观世音”。今天,我们在祭拜炎帝的过程中,我们求炎帝、拜炎帝,不如自己做个“神农氏”!
炎帝文化与全球时代
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
来
随州前在央视转播中看过炎帝寻根节祭祀大典,对随州有个美好的想象。今天上午在随州观礼,特别是看到壮观的炎帝塑像,让我深深震撼。全球华人寻根谒祖,中国人对文化和精神的认同,感受到四海一家。炎帝神农的创造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为自己的美好前景、社会进步奋斗提供内在力量。在全球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发扬炎帝精神,怎么样实现新的创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
世界在发生着飞速的变化,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30年,中国经济成长为世界所关注。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人均GDP达到8000多美元,中国社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而这个发展,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自己,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我们自己的文化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世界因为中国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很大的调整,这个调整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同时,中国的许多变化,也引起了全球的许多调整。以前,大家都说中国是为全世界生产东西,而经过这些变化之后,我们看到中国的消费也起来了,随之全世界的消费市场也作出了调整。例如,现在好莱坞电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北京的水立方、鸟巢等,甚至还有大量的中国产品相关的植入广告。中国的迅速崛起,给世界文化、社会都带来深度的转变。
中国人,如何在新的全球时代,发挥我们的作用、发挥我们的影响力,让大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成为我们现在特别焦虑的问题。中国的兴起,带来了世界的变化。应对这些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是在我们的内部,如何让中等收入群体对我们的社会更有信心,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对全球来说,如何让别人感觉到中国的兴起对他们来说不是坏事而是最大的利好,多赢的全球化进程如何能够让中国的兴起和其他人共同来发展世界,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
中国的兴起,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文化上的。如何能够让世界感受我们的力量,这个是很大的挑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炎帝精神。
炎帝精神和全世界的人类息息相关,炎帝尝百草创造医学等,他的发明创造是应对挑战而来的。如何让世界觉得中国和他们息息相关,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魅力中国对全球都有魅力,要在高端的精神上给世界价值观,让中国宝贵的精神价值能够延续。
第二,中国生动的大众文化,比如中国的网络文学的兴起,许多的电视作品由这些网络作品改编,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甚至影响到越南、韩国等。我们要在大众文化领域持续努力,让中国人民更有文化自信,让外国人也能对中国心悦诚服。
第三,中国需要大思路、大平台、大愿景。就像炎帝开创未来一样。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从未中断,我们影响世界的力量很迅猛。
今天世界在变革,中国面临各种挑战,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产业升级等,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提升,我们的年轻人有新的要求,我们对社会有新的期许……在这新的全球时代,在这样一个世界变革大调整的临界点上,我们如何去创造一个伟大的文明?我想到炎帝故里的炎帝大像,大像凝视的眼神中所包含着强大的力量,那是五千年文化的关照、对文明未来的期许;他目光所及,从随州放眼全世界。
今天我们来到随州,回到炎帝故里,汲取文明的力量,激励着我们脚踏实地去文化创造。这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为世界的未来作出新贡献。
从炎帝谈当地文化自信的重建
台湾著名文化学者、社会活动家 朱高正
我们为什么要讲《从炎帝谈当地文化自信的重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有人说是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有人说要把中医给废了,把汉字给废了,我想这都是受到各种文化虚拟主义的祸害。
我们今天祭奠炎帝,大家常讲炎黄子孙,我们今年是丙申年,那么什么叫丙申年?甲子纪年始于黄帝时代,史载为黄帝所立,是中国古代以干支法则记录年月日时的历法,俗称六十年一甲子。自黄帝元年即位至今已进入第84个甲子循环年的第33年(公元2016年),轩辕黄帝建都新郑的中华民族文明史达到了5013年。而炎帝比黄帝稍早,是5000多年前的圣人。
《易传》记载神农易教天下,人类最早是渔猎社会,先民们逐水而居,刀耕火种,这就是游耕社会。那么炎帝为什么叫炎帝,按照史书记载发明火的是炎帝燧人氏,为什么现在我们说炎帝,从汉字上看,炎字是火上加火,说明他会用火,炎帝和黄帝大概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两个人也曾经同盟过。我们中医里面最重要的两部经典,一部是《神农本草经》,一部是《黄帝内经》,都以炎黄命名,足见炎黄二帝在历史上的地位。
炎帝发明了交易市场,在《易传》里写到日中为市,日中为市也就是正午的时候来交易,在原始社会的人要是靠采集过日子的话,大概活动范围就是5公里,要完成交易,早晨要开始走,中午交易完成。
炎帝神农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农耕社会,提出了市场的概念。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伏羲氏距今6500年左右。1982年我在德国读书时,秦始皇兵马俑和汉唐墓葬在东洋博物馆展览,我和导师及其他几位老师一起看兵马俑,导师向其他教授介绍我时说,我对远东三百年的历史了如指掌。我们先看唐朝的墓葬,我就把一块石碑翻译成德文,刚翻译两句而已,那些德国教授傻眼了,就问我的导师这个学生是何许人,怎么这1400年前的东西都看得懂?对于欧洲人来讲你能看懂500年前的文字是不可思议的。英文的历史比德文的历史要短,英文历史到现在不到500年,法文历史也比较短,大概是1500年。而我们是炎黄子孙的文化,是一直延续的,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间断过。上个世纪英国有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学者叫汤恩比,他一生都在研究人类的文明,他发现所有文明都是生老病死的过程,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国文明,他说中国文明以孔子文化为基点,又吸收众多文化精髓,让中华民族复兴。他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界,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界,他在接受英国广播电台访问时说: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界,未来世界文明属于中华文明,他说我不看短期的,而是看长期的,因为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了,不管发生再大的问题,中国人总可以从他们过去的历史里面找到借鉴。
再比如屠呦呦,好象她一生下来就像要发现青蒿素一样,“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讲的就是青蒿素,她就可以从张仲景的古医书里得到灵感,发现了青蒿素,这是文化的自信和文化的传承,乃至文明放大。
我们炎黄子孙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 ,我们现在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果没有文化自信,这些自信也是不成立的,所以我想我们不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当做绊脚石,而要当成精髓,不断发扬光大。
彰显炎帝文化内涵促进随州旅游发展
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乔家大院》作者及编剧 朱秀海
炎帝文化是一种根文化,包含了农耕文化、音乐文化、工业文化,甚至商业文化。这次主要想交流下通过艺术创作,参与打造文化旅游名牌。
我参与了《乔家大院》的创作,也参与了乔家大院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现在,乔家大院不仅是山西的文化旅游景点,而且已经成了晋商的文化符号。《乔家大院》播出前,那里是一个十分萧条的地方,播出后,来旅游的人次激增,这个小院每年门票收入是1个多亿。乔家大院是祁县盈利、交税最多的,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住宿、饮食等收入是门票收入20倍。《乔家大院2》开拍,他们反思过去白天看乔家、晚上住太原的教训,准备投入30亿,拆迁6个村子,建各种旅游设施,吃住玩听看,将人留在祁县。我想以乔家大院的个案,谈一谈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
第一,一个旅游文化品牌打造,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乔家大院的文化内涵就是晋商文化——中国优秀的商业文化,包含了:一是义利观,就是利字当先,诚信为本,利济天下;二是理想主义,晋商提出了货通天下,晚清又提出了汇通天下,当年农耕时代交通极不方便,晋商从山西过黄河,走包头,一直到中亚、俄罗斯;三是家国情怀,晋商在晚清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作了巨大贡献。我们的先贤对商业有很好的论述,司马迁认为,如果你很有学问很了不起,你又不能到庙堂上去帮助皇帝治理天下,那就去经商,做兼济天下者。
《乔家大院》写出了晋商文化精神,而且对今天的社会有观照,这是打造一个文化品牌最重要的。
我还写过客家人,他们经过几次迁徙到南方,他们没有土地,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成为推动中国革命的重大力量,孙中山、廖仲恺等,到土地革命,叶剑英、粟裕等,全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文化精神对今天中国社会的观照就是对土地的观照。几千年来,中国真正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吃饭问题。现在又在讲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改革问题。我写这部戏,要告诉大家的是对土地问题一定要慎重。土地是农民最好的社保,在土地流转问题上,一定要慎重不要强迫。
第二,要有物质实体。近些年来,为了打造跟它的声誉匹配的实体,祁县对乔家大院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将乔家大院从村子里突现出来,又在原址上恢复了德元堂和保元堂,被评上了5A级景区。
第三,要让你的好东西天下皆知。电视剧《乔家大院》对乔家大院的宣传起了一定作用。山西、祁县对乔家大院品牌的宣传令人感动。在北京,在港澳台,无论是机场还是火车站等重要宣传点上,都有宣传乔家大院的大牌子,包括在韩国、日本,全能看到,有时候在地铁里也能看到。一定要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山西最近做了一件事,让文化旅游资源连成线,建立旅游带。
炎帝文化是源文化,这是随州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随州是乐都,出土了
编钟,乐都本身就是一种巨大资源,可以利用起来作为旅游文化的思想支撑点,能不能让客人来了听到最优美的音乐,开发这个项目,就是很有前途的。你要告诉世界:只有到这里,才能听到中国最优美的音乐。
还有道家文化,当年李白在随州与紫阳先生的交往,就有很多的旅游元素,李白在这个地方生活了这么多年,留下来这么多千古传颂的诗和文章,包括《静夜思》就是在这里写的,而且他接触的都是道士,现在全中国都讲究养生,道家的养生文化也是一块可以开发的旅游文化资源。如果随州能打造养生旅游胜地,那将是对炎帝文化的最好弘扬。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这一块资源也是十分宝贵的,也可以开发、做大。
从炎帝削桐作琴说起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著名评论家 朱向前
众所周知,炎帝神农耕耒耜、植五谷、尝百草、作琴瑟等,在这八大功绩中,惟有削桐作琴一项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凡遇丧亲之痛、丰收之喜,均需舞蹈之,歌吟之,琴弦便最先发出了中华艺术的先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已把这一点昭告于世界。这些都奠定了中华文明审美经验的基石。
何谓中华传统审美经验?我指的是几千年中国农耕文明形态的艺术表现与升华,主要特质无非是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亲自然、接地气、师造化、重感悟等等,其表现对象和工具、材料,大都来自自然又趋附自然。比如制琴,其材料取自焦桐、马尾乃至后来的竹筒、蛇皮、松香等等。从古琴、石刻、木雕到园林乃至绘画、书法等等,莫不如是。它们也都符合艺术自然论,即越是自然的便越是审美的,越是原始的便越是诗意的,反之亦然。譬如月光、萤火、渔火皆可入诗入画,而到了汽灯、电灯则毫无美感了;又譬如行进在林间小路上的老牛车可能充满诗意,而高速飞驰的动车则毫无诗意,纵然张大千、徐悲鸿也徒唤奈何!再比如出自“仿生”的汉字,也因其象形万物而具有天然美感,尤其入诗入书多以明月清风、山岚流云、梅兰松菊等字眼为美,反之满眼科学名词或工业元素,则王右军、李太白也要掷笔长叹。
正是在这种农耕文明中浸润、积淀了数千年的审美经验,与农耕生活和田园理想水乳交融,并进一步渗透在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中,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属性,它们在表现既往的农耕文明形态中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高度。但与此同时,它在游离农耕生活或遭遇异质(工业)文明时就凸现了冲撞或不适应乃至断裂。
我就想从20世纪中国文化价值的隐性取向来谈谈这个问题。所谓“隐性取向”就是隐藏不彰的,悄悄的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过去的100年中,中国基本上是在激进高亢的革命旋律中前行。从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开始,与传统决裂是一个基本立场。近年来,人们又纷纷开始反思过去的反传统或全盘西化了,普遍认为仅仅以富强、科学、民主和工具理性为判断传统文化的标准,是失之偏颇乃至大谬。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也是百年实践检验的结果。
20世纪,代表现当代中国文化的部分精英们,从辜鸿铭、陈寅恪、林语堂一直到毛泽东,都或隐或显而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坚持中国传统审美经验或文化血脉,从两个面向显示了20世纪中国文化价值的隐性取向,呈现了一个为人们习焉不察的文化奇观。她既表明了文化精英或伟人们的审美悟性和文化自觉,更展示了中华文明超越政治超越革命超越意识形态的超稳定性和旺盛生机。
鲁迅、沈从文所谓开乡土文学之先河,主题或许出新,但描写对象仍在农业文明形态之中,与中国传统审美经验承前启后,并无断裂,所以写得好;老舍、张爱玲、钱钟书的现代书写中,流淌着传统贵族士大夫的血脉,也不能算断裂,所以写得也不错。真正有断裂感的是茅盾的《子夜》和穆时英、刘纳鸥们的《上海的狐步舞》之类,写上海滩新兴的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有如霓虹灯一般闪烁炫目,所以《子夜》开篇吴老太爷甫进上海便被眩晕过去。
以中国革命运动的领袖毛泽东为例。毛泽东诗词经过半个多世纪已然完成了经典化的过程。毛泽东说:“旧体诗词有许多讲究,音韵、格律,很不易学,又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如新诗那样自由。但另一方面,旧体诗词源远流长,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这表明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强大自信。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也从不写新诗,却写得一手漂亮的旧体诗。而且鲁迅独树一帜的简洁、瘦硬、峭拔、冷峻、传神的小说散文语言。当然,他们都是旧瓶装新酒,以旧体诗反映新时代、新理念、新生活,成了这一道路上的开山与大师。他们的同道还有茅盾、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林语堂、陈寅恪、聂绀弩、钱仲联、钱钟书、饶宗颐等等。这些中国文化巨子的共同选择,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选择。对于今天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崛起,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启示意义。
国家已提出了让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加大译介力度,莫言、屠呦呦、曹文轩等先后斩获诺贝尔、雨果、安徒生奖,已然证明今天的世界正在用全新的目光注视中国,但中国文化尤其是文学要走向世界,最终途径不是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人小令、明清小说如何翻译?还是张承志当年那句话,美文不可译。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更不可译!只有老外学中文学到了高中毕业程度就一切OK,就像朱利安、郝歌、大山一样,到那时候,不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而是中国文化化成全球的问题。这个时间,我预估是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