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发展生态旅游 助推精准扶贫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6-22 09:32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3375
    饶 涛 张成友
    随县淮河镇位处桐柏山脉淮河南岸,千里淮河的源头,七山二水一分田,素有“千里淮河源、生态淮河镇”之美称,也是全县8个重点贫困镇之一。
    近几年来,淮河镇党委、政府为带领全镇人民尽快脱掉贫困的帽子,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实施“旅游活镇、产业扶贫、旅游脱贫”战略,以旅游业为引擎拉动其它各业发展,带动全镇3000余人常年从事生态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业种植业,年旅游产业收入6000余万元,其中带动800余名贫困户劳力参入旅游产业和特色种植业,年增收1000余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工作战略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一是组织全镇各级干部多次赴外地参观学习,先后赴河南栾川县学习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经验,赴湖北钟祥客店镇学习省级旅游名镇创建经验,赴湖北京山县学习太子小镇民宿民饮改造经验等;二是对进镇投入的新企业实行准入制度,禁止有污染、非环保的企业进入,支持生态良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进入。几年来先后引进4个投资过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三是加大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及省级淮河源湿地公园的保护力度,借势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战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推动淮河镇进入绿色发展、快速发展的轨道。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一是镇党委、政府制定突破性发展旅游产业、建设全景淮河的决定,为在3—5年内建成“3个国家4A级景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0人、旅游直接收入2亿元”的省级“旅游名镇”、湖北“生态文化旅游大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全镇形成以“西游记漂流为主体、以抱朴谷养生产业园和玉皇顶道教文化园为两翼”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三是高标准建设随岳高速淮河出口至淮河镇区连接线、淮河镇区至桐桥畈村连接线、红石片循环线三条旅游生态廊道。
    强化发展惠民的理念。一是编制旅游规划时首先考虑规划区内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紧紧把握旅游产业与扶贫工作的融合,项目落地后要尽可能地让村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二是制定扶贫规划时把产业扶贫放在首位,依托景区搞服务,立足家门卖生态、卖民风、卖特产;三是扶贫工作中发挥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把旅游扶贫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使旅游产业真正惠及民生。
逐步拓宽旅游扶贫工作途径
    依托旅游景区获得劳务收入。淮河镇现已运营的旅游景区有两个,一是玉龙西游记漂流项目已正常运营四年,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景区每年招收当地农民工近300人,其中精准扶贫贫困户80余人,工资收入400万元;围绕景区有40余家200余人从事农家乐服务,年经营纯收入300余万元。二是今年6月12日刚开园的抱朴谷养生产业园,招收本地农民工近80余人,均为常年工,年工资收入近200万元,
    参股产业项目获得红利收入。临近漂流景区的龙泉村在引进随州市富仕宝蓝莓公司种植500亩蓝莓示范基地基础上,又建立一座年产80万株蓝莓苗圃园,今年三月结合精准扶持工作,又采取 “支部引导、公司带动、协会运作、农户参与”的方式发展200亩 “扶贫蓝莓园”,由蓝莓合作社统一经营,以后收入的30%分配给贫困户;在龙泉村蓝莓产业的带动下邻近的桐桥畈村发展蓝莓300亩,龙凤店村发展蓝莓100亩;全镇围绕蓝莓产业吸纳了150名村民常年从事蓝莓园的管理工作,年增收180万元。依托玉皇顶道教文化园,龙泉村组织贫困户组建 “茶叶合作社”,在海拔600余米的玉皇顶山下开垦2000亩高山生态茶园,茶园收入的30%分配给贫困户。龙泉村利用废弃的学校场地与专业户、贫困户合作投资100万元建设5000平方米的鸽子养殖场,其收益的70%分配给贫困户。落户于龙泉村的神龙部落项目规划投入4.5亿元,村委会以1万亩山场作为股金投入,10年后全体村民可从该项目中分配永久性的5%的红利收入。
    发展民宿民饮获得家庭收入。淮河镇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短短几年来已带动近百户农家乐。农民依托景区改造老房、拆旧建新,把村庄当做景点建;依山傍水高标准发展民宿餐饮业,把山庄当做景观建。2015年,全镇从事餐饮服务业人员达600余人,每个农家乐家庭每年最低纯收入6万元以上,最高纯收入达20万元,每户至少吸纳3至5人就业,全年民宿餐饮业收入1000余万元。
不断强化旅游扶贫工作举措
    转变观念多角度。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始终把旅游和扶贫工作揉在一起抓,坚持走“旅游带动产业、产业助推扶贫”的路子;二是发挥支部带动、党员带头作用,谋求产业扶贫的突破口,让资源变资产、乡村变景区、村民变股民、产品变商品;三是引导村民自觉参入旅游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让他们走出毁林烧炭的怪圈。(二)创新模式多元化。一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实施“景区+股金(土地入股)、景区+农家(农家乐)、景区+基地(观光采摘园)”扶贫模式;二是以各类合作社为载体,实施“合作社+公司+股金(土地入股)、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三是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实施“农业+旅游+其他”的扶贫模式。
    整合资源多倾斜。一是把旅游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把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打造乡村旅游亮点,擦亮 “八大庄园”名片;三是把旅游业与扶贫搬迁工作结合起来,分年度规划好全镇281户596人的异地搬迁工作,着眼长远,科学布点,同时做好搬迁农户的后续生产生活安置。(作者分别系随县淮河镇党委书记;宣传委员)

(责任编辑:隋意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