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曾都区本土创业成长起来的中小企业(形象称之“草根企业”)是区域工业的主力军。如何适应改革变化、主动调整转型,是我区草根企业以及政府系统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供给侧改革,草根企业凸显的“不适”
我区现有工业企业绝大多数规模小、行业分类专而细、产品种类少而精,具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同时,这些企业大多采用订单生产模式,对市场需求反应敏锐、决策迅速,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较为主动,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然,也正是基于本土企业的“草根”属性,加上主导产业又以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汽车改装、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为主,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中显得灵活有余却内力不足,凸显出一些“不适”之症。具体表现为“六缺”:缺视野,企业主多为土生土长,眼光不长远,眼界不开阔,创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人才,城市的吸引力和吸纳力有限,加上企业自身规模小,引不来也留不住高端管理研发人才。缺技术,现有工艺、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没有财力、人力支撑,难以创造出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产品。缺信息,企业层次低,能够获取前沿信息的渠道不多,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对接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产学研结合有待提高质效。缺资金,金融信贷门槛高、抽贷严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银行存贷比偏低,投融资渠道单一。缺平台,企业自身建立的研发中心数量少、档次低,公共研发平台尚未发挥出很好的效益。
当工业4.0遇上供给侧改革,草根企业去向何方
当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当工业4.0遇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企业必然经受产业变革与结构改革的双重压力。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工业4.0,都是对以往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调整与变革,草根企业只有发挥小巧灵活的优势,以变应变,主动适应结构改革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加快调整转型,经历脱胎换骨的蜕变,才能赢得更好的生存发展。
一是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智能制造应实现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建设智能化数字车间(工厂),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监控,减少人力投入,提升生产效率。智能产品应实现半成品的智能模块植入和终端产品的智能控制,使产品具备地理定位、光声感应、远程控制等功能。
二是联网化。包括联网生产、联网销售和产品互联。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需求方参与产品设计、生产控制,公司销售、售后服务应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和客户需求精准分析,所生产的产品也要互联互通。
三是环保化。包括生产过程节能环保,以及产品自身的环保属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环保必将是未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准。生产方面,应继续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太阳能发电等工程,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产品方面,应继续坚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体、节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等产品的创新研发,主动适应未来绿色生产、环保消费的趋势。
四是个性化。主要指企业定位的个性化和产品的个性化。个性化是未来消费的另一大趋势,也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同行企业之间应结合各自特点,找准市场定位,集中精力开发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产品,避免同质低端竞争。一些诸如服装、食品,甚至汽车之类的产品,也可以由用户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化车间,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制造。
助力企业转型,地方政府如何转变“服务供给”
面对工业革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冲击,特别是草根企业群体在当前发展环境下表现出的种种 “不适”,县级政府虽然不具备制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的权力,但仍需小政府大作为,适应改革变化,转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供给”,调动一切资源要素,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一是招商引资由重扩张式招商向重内涵式招商转变。应避免引入对现有企业简单复制的重复性投资项目,应结合曾都工业转型的实际需求,重点招引智能设备制造、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投资者,让智能制造、互联网+与曾都传统产业实现融合升华;还应做好人才招引工作,让企业精英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二是支持方式由重资金扶持向重智力支持转变。企业融资是一种市场行为,应该交给市场支配。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可以以基金等形式通过担保公司、政银合作贷、投资基金等渠道间接投放给企业。而针对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人员素质偏低、前沿信息不畅等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行业优势和组织协调作用,积极向企业送项目、送信息、送科技、送培训。可以采取总裁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技能短训等形式,加强对企业家、高管、技能人才的培训。
三是平台建设由重硬件设施向重软件配套转变。承载企业发展的平台除了场地、厂房等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还包括诸如研发中心、技术交易中心、展销中心之类的企业运营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实力有限,政府可主导建设综合性的技术研发中心;还可以在科研院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技术交流交易平台,促进院校征集技术需求、企业购买技术成果的无缝对接。可以探索建立财政补贴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建设企业孵化器、创业基地(园区)、创客空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利和政策优惠。
四是政策引导由重业绩奖励向重创新激励转变。对企业的奖励,应改变唯税收贡献论,更加注重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政府可以设立企业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对企业新品研制、发明专利、名牌创立、新技术应用、高端设备投入等给予奖励,并引导行业龙头建立稳定的创新团队,或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紧密合作的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协同攻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形成激励企业创新的集合效应,通过申报项目资金、专项基金,集中力量支持创新力强的企业研发新品、技改扩能、重组联合、特色发展。
五是企业减负由重执纪监督向重降低成本转变。减轻企业负担,既应加强监督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乱处罚等行为;更应从源头治理入手,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地方政府应开展好降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推动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费成本、物流成本等。同时,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减少审批环节和运转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归并精简一些针对企业的检查执法活动,减少需要企业参与的开会、调研、参观等公务活动,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作者为曾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