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震惊了世界。
曾侯乙墓中出土随葬品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青铜编钟,出土的其他器物上有大量铭文,多处铭刻“曾侯乙作持”的字样。根据考古推定,曾侯乙为曾国国君,这些青铜铭文昭示着曾国的真实存在。
在中国的传世文献中,湖北境内从没有记载过在周代曾出现过一个叫“曾”的诸侯国。但是,北宋时期在安州(今安陆市)出土了六件曾国铜器,史称“安州六器”,由于当时金石学的局限,并未受到学者的关注。到了清代至民国初期,虽然所发现的曾国铜器进一步增多,但并不是来自考古发掘,所以出土地点一直语焉不详,专家学者只是将其简单归附于文献中的山东姒姓之曾。
1933年,史学家刘节在研究安徽寿县楚幽王墓的铜器时,发现了一个曾姬无恤壶,这个壶上的“曾姬”两个字,反映应该在南方有一个姬姓曾国存在,并且和楚有密切关系,他第一次提出有一个与山东姒姓曾国完全不同的姬姓曾国,但他把这个曾国定在了今天的郑州以南到南阳盆地这一带。1949年后,带有“曾”字铭文的青铜器不断在湖北随州、枣阳、京山、谷城、襄阳以及河南新野地带被发现,这使人们更加怀疑在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可能存在一个周代的姬姓曾国。
在曾侯乙墓发现了“曾侯”,既有曾侯,便有曾国。但是史籍却明确记载,这个地域属于周代叫“随”的国家。这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曾国为何无任何文献史籍记载呢?曾与随究竟是何关系?学术界围绕着这些问题争论不休。
1978年10月4日,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在《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叫《曾国之谜》的文章,引发了中国史学界“曾随之谜”大讨论。李学勤认为,曾侯乙墓的发现表明,自春秋之初到战国前期,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姬姓的曾国。既然曾国之器物出现在随国,那么曾随很可能是一国两名,曾就是随、随就是曾,因为在古籍文献中,一国两名的记载是比较普遍的。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意见认为,曾国不同于文献记载的随国,两个国家不可混同,曾国是姒姓,随国是姬姓,因为姒姓国家在商代就已经有了,应该是北方慢慢南迁的,所以两个是族姓不同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