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2017“随州楷模”二季度上榜人物风采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5-11 09:18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11442
党员干部楷模
敖艳梅:用青春点燃星星火炬

    有17年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经历的敖艳梅,自担任曾都区东关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以来,教育引导少先队小干部,支持队员自主举办“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炎帝文化进校园”、“孩子眼睛好,世界更精彩”、“听党的话,做好少年”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少先队活动。她所辅导的中队曾被评为全国、省 “优秀少先队中队”,学校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随州市红旗大队”。
    她身兼数职,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工青妇特别是少先队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牺牲了许多个人的休息时间,却从不叫苦叫累,成为随州少先队领域的骨干力量。2015年,她成立了“随州少先队敖艳梅名师工作室”,邀请了随州市数十名骨干少先队工作者加入,并开通了个人的博客和微博、微信,建立了“随州市铁杆少先队”、“随州少先队名师工作室”QQ群。她积极发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名师效应,将个人的工作经验转化为集体的能量。2017年3月,“随州少先队敖艳梅名师工作室”获评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2013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敖艳梅常说:“我愿意发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名师效应,聚大家之火点亮少先队员的心灵空间,使星星火炬在随州大地更加闪亮。”

包俊东:“小书记”演绎“大情怀”

    一张流程图折射干部“为民情”,一个帮办台彰显服务“心贴心”,一纸告知书传递便民“微关怀”,一间工作室架通党群“连心桥”。包俊东正是“小书记”演绎“大情怀”的生动写照。
    曾都区西城通津桥社区入口处的墙壁上可以看到一张醒目的 《便民服务办理审批工作流程图》,让居民一进入社区就能清楚地知晓一件事该怎么办、找谁办、何时能办好。社区党委书记包俊东将自己的桌椅搬到了大厅门口一侧办公,其他社区干部按照分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坐班,全天候、零距离接受群众的咨询、办证、求助等服务。社区还将事项办理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印在纸上,一次性告知来办事的居民,让他们少跑冤枉路。
    在深化社区“三民工程”中,包俊东实地访居民,仔细察民情,用心解民忧,积极联系有关职能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完成了戒烟巷、顺德门巷等处的道路硬化700米,疏通了王家巷、顺德门小区、幸福小区的下水管道300多米,补装路灯18盏,安 装 监 控 15个。
    2016年,该社区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00户,帮扶救助资金、物资10万余元,目前208户家庭享受低保救助,帮助解决10户低收入家庭申报公租房,帮助18名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社区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充分就业社区”称号。

叶虎:赤胆忠诚筑警魂

    “作为一个父亲,我是不称职的;作为一个警察,必须舍小家为大家,一定要对得起身上的这身警服。”这是叶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叶虎,先后任随县交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市公安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分局副局长、长岗派出所所长。任职交警中队长时,路面纠章14562起,受理交通事故663起,先后破获了多起有影响力的交通肇事疑难案件。他以景区服务、救助和安全防范为抓手,创新旅游警务模式,打造平安景区,真正为旅游保驾护航。
    2015年冬下雪的一天,叶虎接到一个武汉籍游客报警称因对恶劣天气准备不足,又冷又饿,现在人已经晕倒,无法下山,而且说不清自己具体的位置。警情就是命令。叶虎迅速组织警力将警车固定防滑链条,第一时间赶到报警游客附近区域,和同事们一起弃车徒步寻找,经过约1小时的搜寻,将游客找到,将游客送往医院治疗,因及时救治,游客无生命危险,事后游客激动得握着叶虎的手说:“真心感谢你们啊!”“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景区的安保,他总是亲自带队参加,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四年来,叶虎先后为游客提供救助服务200余次。
    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叶虎时刻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警察这个神圣职业的无比热爱,抒写着自己无悔的青春。

刘家翠:真情奉献助单亲

    作为一名农村妇女,刘家翠在致富路上先行了一步,但她总是说:“一个人富不算富,致富不忘同胞,富了自己富乡邻,为政府分忧,为妇女解难,才是合作社对党和社会的最大回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5年,刘家翠成立了广水市单亲母亲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从126人发展至今达到360多人,其中省内外单亲母亲社员70多人。合作社以 “帮助一个单亲,挽救一个家庭”为宗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合作社理事长刘家翠坚持以妇女养殖户为服务对象,以特困单亲母亲为帮扶对象,倾情为她们分忧解难。刘家翠先后对70多位单亲母亲家庭养猪户进行了帮扶,累计扶助资金达100余万元,同时带动周边乡镇农民养殖生猪500头以上200户,200头以上600户。
    十几年来,刘家翠帮助12名贫困的单亲家庭孩子完成大学学业,每年向养殖协会会员举办科学技术讲座10余次,受训人数达8万人。2009年她荣获随州市 “十大杰出农民代表”称号;2010年荣获“中华爱国先进模范”称号;2012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和“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老年促进会和湖北老年促进会授予的“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建设发展先进个人”称号。

张吉德:百万爱心报桑梓

   “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高中毕业后,张吉德出外打拼,经过多年奋斗,与同乡创办了随州市三环房地产有限公司。功成名就之后,张吉德暗下决心: “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我必须回报家乡。”

    2013年9月,他成立随州市地谷农业有限公司,流转曾都区府河镇白河滩村土地1000余亩,利用荒坡地种桂花树1万株,种植马铃薯300亩,打造绿色农业。2014年9月投资260万元,将一组张家湾23户陈旧破乱房屋整体搬迁到七组新居民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打造亮化、美化、绿化新村庄。投资数十万元建垃圾池30个,建公厕5处,购买洒水车及垃圾运输车,绿化美化环境。投资220万元新建一座小二型水库,新扩改堰塘13口,解决1、7组农田灌既用水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投资60万元硬化通组公路3.7公里,通户路1000米,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
    张吉德说,地谷公司运行后,可给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可就近打工,既方便村民增收,也有利于他们照顾家庭。一般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可得租金500元;平时看管经济林,每天有50元收入;参与村级建设,每天还能赚80元。
    张吉德心中有一张蓝图:通过十年努力,把白河滩村打造成集现代休闲旅游和观光度假于一体的魅力新村。

创新创业楷模
陈国海:奋不顾身救工友

    他奋不顾身跳进槽罐车救工友,工友被救脱离生命危险,他却由于吸入大量有害气体中毒,不省人事。他就是广水市城郊办事处双岗村村民陈国海。
    2016年5月8日下午,村民陈国海像往常一样将吸粪车开到关庙先锋村回龙寺水库,为水库运送养鱼肥料。陈国海卸完肥料后,把车开到水库边交由工友陈光银清洗。陈光银在冲洗槽罐车内部时,不慎脚一滑,跌倒在槽罐内,当即昏迷不醒。陈国海在旁边来不及多想,迅速跳进槽罐内救人,由于罐内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浓度过高,陈国海无法睁开双眼,只能奋力用双手把昏迷的陈光银向罐口托举,最终陈国海由于体力不支也晕倒在槽罐内。半小时后,附近村民陈金泽发现并喊来几名村民才将二人救出,送到广水市一医院抢救。因二人病情严重,又连夜送往武汉同济医院抢救。陈光银离罐口较近,中毒不深,一周后康复出院。而陈国海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造成肺部严重感染,目前虽然脱离生命危险,但是脑组织严重受损导致四肢功能障碍,丧失劳动能力。
    陈国海因治疗已花费近50万元,平均每天的医疗费高达8000元,家人利用众筹平台,方筹得善款8.7万余元。陈国海的事迹多次被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等媒体争相报道。被救的陈光银得知事情经过后感激地说:“如果他不跳下去救我,他就会没事,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见义勇为楷模
胡享福:千方百计救伤员

    2016年7月12日,在曾都区洛阳镇银杏书院任厨师的熊克勤,骑着一辆踏板摩托车,到集镇上去买菜,由于没有熟练掌握车技,加上对路况不熟悉,在返回途中经过一座桥时,速度过快,人与车失去了平衡,连人带车翻在了路边的河沟里。
    而这一切,刚好被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民兵连长胡享福亲眼目睹,他刚好在对面百米开外,骑着摩托车。他迅速赶到出事地点,跳下已经干涸的河沟,只见熊克勤躺在碎石上,满脸是血,伤口还在不停往外渗血。正在这时,他闻到一股强烈汽油味,原来一旁的摩托车处于倒立状态,汽油还在往外渗。他心里一惊:赶紧将人转移,如果起火后果就更严重了。
    胡享福顾不上熊克勤身上的灰尘和血迹弄脏了自己,使出全身力气,将他转移到五米开外的安全地。他一边帮忙止血,一边艰难地将熊克勤搀扶上了岸,在路人的帮助下将他扶上自己的摩托车,急忙赶赴村医务室。由于熊克勤伤势严重,医务室条件有限,需要尽快送到镇卫生院。胡享福二话不说,骑上摩托车,在村头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一辆三轮摩托车,与熊克勤的同事一起将他扶上车。到达镇卫生院,医生急忙进行了检查治疗,事后医生说道:幸亏送来的及时,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留下后遗症,那真是太遗憾了!
    2017年2月,胡享福被评为曾都区见义勇为 “先进个人”。

赵爱珍:免费为老人理发十余载

    赵爱珍是曾都区西城办事处九曲弯社区居民,从18岁拿起剪刀学习理发,已有40多年。2007年,赵爱珍退休后,开了一间理发室。由于手艺好,周围的居民都喜欢找她理发。她发现,社区里有不少老人因行动不便,经常几个月不理发。于是便产生了免费上门为老人们理发的念头。
    83岁的陈纯翠老奶奶是赵爱珍的“常客”,从2007年开始,赵爱珍就定期上门给陈奶奶免费理发,如今,已是第10个年头了;乔妈,90多岁,姑娘在外地工作,生活不便;刘阿姨,80多岁,生病瘫痪在床……一个个老人的名字和生活情况都被赵爱珍牢牢记在心头。这些年,虽然手中的剪刀已换了很多把,手上的老茧磨破了又愈合,但乐于助人的品行,赵爱珍始终没有变过。退休后,赵爱珍一直坚持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免费理发。同时还经常给老人买早饭,帮她们洗衣服、晒衣服、收拾屋子。
    赵爱珍,已经不仅仅是“义务理发师”,对于那些孤寡、重病老人来说,她还是“心理疏导员”。凭着精湛的理发手艺,赵爱珍给老人理发只需要半个多小时,但陪老人家拉家常却经常说上一两个钟头。
    “社区一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左邻右舍又太忙,只要有需要,就尽力给予她们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做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赵爱珍说。

孝老爱亲楷模
閤明国:不离不弃显真爱

    在曾都区府河镇白河滩村,有这样一户人家,他们就是明国、明庭莲一家。男主人明国,自2011年起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患病的妻子,用不离不弃的守候映照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
    明国与明庭莲结婚近二十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但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0月,明庭莲突然昏倒在地,虽经医院抢救,辗转随州、武汉等地医院治疗,但由于昏迷时间太长最终成为“植物人”。
    在家的日子,明国总是炖鱼汤、炖鸡汤,想着法儿给妻子增加营养;闲暇时他用手机给妻子放音乐;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把妻子抱到外面晒太阳。数年的坚守,让四十出头的他满脸沧桑,但他从来没有怨言,他说:“她是我最亲的人,如果是我病了,她也会这么做的”。
    多年来,为妻子治病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由于妻子离不了人,他只能在种田之余靠在河里打鱼为生。妻子的医药费、日常开销再加上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每月家庭支出平均达到4000余元。对此他没有退却,依然坚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逐渐有所好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懂事,学习刻苦,2016年考取了武汉轻工业大学。
    他的坚守赢得了全村老少的赞誉,每次听到别人的赞扬,他都只憨厚地笑一笑,不言困苦,不言劳累,默默付出。

志愿服务楷模
朱红玲:爱洒桑榆晚 情暖夕阳红

    走进曾都区东城办事处龙门街社区怡家养老服务站,映入眼帘的是一番温馨热闹的景象:社工带着几十位老人正在做保健操、活动关节;几位老人在健身器械上锻炼身体;旁边小隔间里,几位老奶奶在小姑娘的指导下叠纸、画画、做手工;有的坐在按摩椅上读书看报、聊天叙家常。
    2013年12月,朱红玲创建了我市首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随州市怡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东城办事处龙门街、舜井道社区,西城办事处草店子社区先后成立怡家养老服务站。她还组织成立了老年妇女志愿者帮帮团,充实老年妇女们的文化生活。三年多来,她和员工一起为曾都区的十多个社区,千余名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2015年,文峰塔、亚通等社区陆续与朱红玲合作,开设养老服务站。现在,每天到服务中心服务的老人超过200名。朱红玲和工作人员用真诚、坚持和付出赢来了越来越多的赞誉与掌声。朱红玲感慨道:艰苦付出终有回报。现在,怡家养老办得越来越红火,希望合作的社区也越来越多。
    2014年8月,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朱红玲创办了随州市阳光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等领域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积极探索随州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把党和政府的优抚、关怀、关爱传送到基层。

(责任编辑:隋意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