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1-24 09:24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3289
任亚楠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建设明确了绿色发展方向。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是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承担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大责任。因此,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须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将建设主题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阔步前行。

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绿色人文环境
  湖北长江经济带应率先在落实绿色理念上下功夫,把绿色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把绿色政绩作为根本追求。一是科学定位,“理念先行”。长江的安危关系着中国人民的健康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就是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全心全意建设生态文明的试验区,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二是重点突出,“思路明确”。以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统一市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用“快思维”做加法。要促进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提高配置效率。要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真正使长江水道产生黄金效益。三是主攻难点,“大力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要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要优化已有岸线使用效率,把水安全、防洪、治污等融为一体,抓紧解决沿江工业、港口岸线无序发展的问题。

推进“绿色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湖北产业绿色化发展,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智慧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湖北长江经济带要系统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聚集优质人才。湖北各类人才计划结合长江经济带人才需求建立高水平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地方或企业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给予一定的薪酬补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湖北要加快“大数据+”步伐,瞄准科技创新的前沿,从而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绿色环保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推动形成更多的引领型发展。加快建设绿色现代化产业走廊。加快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和协同发展,努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建设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走廊。
  二是推进“四大”建设行动,打造立体绿色交通网。交通运输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首先,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应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推进航道系统化治理,完善三峡枢纽综合运输体系,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发挥武汉的中部脊梁作用。其次,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应促进沿江重要港口合理布局,形成与国家大通道的顺畅联系,同时避免对区域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干扰;延伸港口服务功能,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交通枢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联程联运,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规划、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主要港口也应快速筹建港口物流园区。再次,实现县县通高速建设。实施决战决胜扶贫脱贫攻坚工程,继续推进贫困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现县县通高速。湖北省截至2017年底,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7549公里,“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随着保(康)神(农架)、宣(恩)鹤(峰)等重点高速公路项目的推进,湖北也将正式进入“县县通高速”时代。最后,推进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建设。实施路网完善工程,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地方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省际高速公路布局,尤以推进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建设为重点。
  三是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绿色发展是主动适应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约束的科学发展模式。应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开发和推广源头减量、循环利用、零排放的节水技术和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致力“制度完善”保障绿色持续发展
  一是健全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面推广智慧监测、网格化监测等新型VOCs产品应用,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制,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二是积极实施“绿色新政”。健全完善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用能权初始分配制度,搭建环保投融资平台,建立覆盖资源环境各类要素的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市场化交易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着力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与加强长江全流域生态修复相结合,尊重自然规律及河流演变规律,协调处理好江河湖泊、上中下游、干流支流等关系。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建立全省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支持长江流域综合协调发展。同时,还应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进行分类分级的横向生态补偿,横向补偿包括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流域水权交易及异地开发等多种形式。三是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流域治理合作机制。建设长江跨行政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河道联动联责治水体系,推进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加快建立敏感目标数据库、环境风险源数据库、环境应急能力与应急预案数据库,加强环境基础数据的集成动态管理,构建环保大数据平台;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多元化参与的环境应急保障力量建设、提高环境应急救援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四是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和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加快制定负面清单,强化日常监测和监管,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不符合要求占用的岸线、河段、土地和布局的产业,严格追责问责。
  (作者系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隋意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