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江开军
先谈价,再干活。这是随县尚市镇农民工张光华的施工“铁律”。有这条规矩保障,他走南闯北20多年,接手大小活计200多个。最近,他来到随县万和镇邱家大湾村施工,坚持多年的“铁律”松动了,“先干活,不谈钱。”
“一到这个村,我就被感动了。”张光华打开话匣,讲述他的幸福经历——
5月7日,朋友传来口信,邱家大湾需要砌花坛、铺地砖,等人接手。一听“邱家大湾”这名字,他就想起两件事:2015年,一辆运载香菇的货车在邱家大湾侧翻,村民自发援助,洒落的1000多斤香菇一斤没少;2017年冬夜,村民冒着冰雪下水,救援了一辆落水轿车。
次日,张光华邀上3名伙计,带上工具,一溜烟向邱家大湾驶去。
张光华转的村子多,对别墅、花园不觉得稀奇。他的习惯是“三招测民风”:一看摆设,房前屋后是杂物垃圾,还是果树花坛;二闻空气,飘来的是花香,还是臭气;三听声音,村民们是在吵架打牌,还是讨论发展帮扶。“三招”下来,怎么找不出邱家大湾的破绽?
正在纳闷,前来接头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军帮他卸下工具,指着一片小游园交代:“按照地上的图形,把花坛砌好,地砖铺好。”没等商定价钱,李支书接上一个电话,匆匆赶往修渠工地。
这活干不干?还是说好价钱再干?没等他想定,村民梁秀英已经送来了开水和杯子,笑呵呵地打招呼:“你们来了好啊,场子都清理好了,就等你们显身手呢。”交谈得知,今年75岁的梁秀英照顾病瘫丈夫30多年,不离不弃,村头建设小游园,她和附近村民自发清理场地、种植花草、浇水施肥,还把施工材料归类堆放,游园还没完工,园中已经长满绿草红花。
没等张光华动工,村民已经搬砖、提水忙开了。“伙计们,干活!”张光华招呼一声,开工了。
接下来几天,工地上总有人送水、帮忙,还有几户村民请吃饭,得知施工的李师傅感冒了,梁秀英赶忙拿来感冒药,嘘寒问暖。
张光华忍了好几天,还是问出了这句话:“你们村的人,怎么都有一副热心肠?”
原来,邱家大湾以全县乡风文明“1234工程”为抓手,把乡风文明建设抓细、抓实。《邱家大湾村规民约》是总要求,成立红白理事会和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两个组织,每年评选“最美村民”、“十星级文明户”“新乡贤”三类先进人物,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文明宣讲队、志愿服务队、致富示范队四支队伍。日积月累,正气弘扬,文明畅行。目前,该村正从省级文明村向全国文明村迈进。
在这里,张光华干得很舒心,工程进展格外顺利。李支书几次打电话询问工钱的事,张光华总是一句话:“这个不急,等干完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