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判,桐柏山岩画属神农文化遗存 ——神农部落岩画探秘之二 罗伯特(右)、库玛尔(左)、汤惠生(中)等专家,为桐柏山岩画作断代研究。(随州日报通讯员程峰供图)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晓林 徐斌 黄芳芳 桐柏山岩画初露神秘面纱,引来了诸多疑问:这些岩画是什么时候、由谁制作的?是桐柏山所独有的吗?它们传达了什么信息? 带着这些疑问,国内外一批批专家、学者,或站高望远,或俯身埋首,试图穿透重重历史迷雾,寻找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先夏时期的创作 岩画的断代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世界通用的岩画断代方法有两类,分别是直接断代法和考古断代法。对于桐柏山岩画的断代研究,国内外专家们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的。 微腐蚀断代法是目前国际上少数能够对岩画进行直接断代的方法之一。世界岩画组织联合会主席、澳大利亚学者罗伯特·贝德纳里克是岩画微腐蚀断代的创始人。微腐蚀断代法就是通过对各种岩石上制作痕迹风蚀程度的测定和分析来确定岩刻画的制作年代。2017年6月12日至16日,罗伯特·贝德纳里克和印度岩画研究会会长库玛尔、世界岩画委员会执委、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汤惠生等一行7人,深入随县神农部落景区,对桐柏山岩画开展了长达5天的微腐蚀断代研究。他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这批岩画制作时间的跨度较长,其中主要的、代表性的岩画,制作时间距今约4500年。 与此同时,我市文化学者王文虎采用考古断代法,对桐柏山岩画进行了断代研究。他将桐柏山岩画图案与随州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作比较,发现无论是凹穴状岩画构图、还是方格状岩画构图,在淅河西花园文化遗址、三里岗冷皮垭遗址、洛阳金鸡岭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能找到相同类型。王文虎推论,这些图案是同一种构图意识在不同材质上的表现,实质上是同一种文化符号。考古学上,西花园文化遗存的年代与石家河文化的年代同期,为公元前2800年至2300年左右。这个时期略早于夏朝,人们称之为先夏时期。 两种岩画断代方法得出的结果,将桐柏山岩画创作的时间,指向了同一时期,即先夏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的炎黄时期或略晚。 炎帝神农文化遗存 桐柏山岩画都画了些什么内容?它们的创作者是谁呢? 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团队,和随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专家一道,对岩画做了详细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和初步研究。张亚莎团队将随州桐柏山岩画纳入“中原凹穴岩画”范畴。 中原凹穴岩画以河南省新郑市具茨山岩画最为典型,且最先发现。1988年,河南禹州市摄影爱好者刘俊杰在具茨山摄影时,最先发现并向外界披露了具茨山岩画信息。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博物院专家到具茨山实地考察,初步断定其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由此,具茨山岩画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具茨山岩画,以圆形或杯形凹穴为主,也有少量方形凹穴,主要为抽象的几何图案。与此前我国边疆地区发现的岩画以人面形象、动物形象为主并涂抹颜料显著不同。由于具茨山岩画地处的新郑市位于中原地区核心区域、且是传说中的黄帝故里,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等专家认为,具茨山岩画是中华主体民族早期活动留下的历史遗迹,有黄帝时代的印记,具有中华民族起源的早期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称赞,具茨山是中华文明可考源头。 要弄清楚随州桐柏山岩画的内容和创作者身份,必须有全国甚至全球视野,必须与中华5000年文明史相结合。张亚莎和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随州文化学者王文虎等,把桐柏山岩画研究与具茨山岩画研究已有成果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桐柏山岩画的部分秘密。河南具茨山地区、湖北随州地区发现的岩画,几乎均由圆形凹穴和少数具象图案符号组成,它们产生的时代恰巧是传说中的炎黄时期或略晚,它们均地处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以及辐射地区,且当地都流传着炎黄神话。近年来,河南省多次举办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岩画主题演讲)、具茨山与黄帝文化研讨会等活动,具茨山岩画属于黄帝文化遗迹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如此,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的观点:随州桐柏山岩画同样是中华主体民族早期活动留下的历史遗迹,属于炎帝神农文化的遗迹。 关于桐柏山凹穴岩画的文化内涵则依然众说纷纭,目前主要有宗教祭祀说、生殖崇拜说、刻石记事说、文字起源说、日月天体崇拜说、萨满通天符号说、占卜符号说、祈愿符号说、军事布阵图说等等。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