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下降,病毒处于活跃期,加上室内空调室外寒风,室内通风差,人的抵抗力一下降,发热就很容易找上门。所以,冬季一直是感冒发热的高峰季节。那么,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有关发热的谣言,你中招了几个?
1、发热要靠捂?
关于发热的谣言,流传最广泛的莫过于“捂汗”的操作,无论在急诊还是发热门诊,发热病人在就诊时往往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尤其是老人或者孩子,家属可能还在外面盖一层棉被,生怕漏出一点皮肤着了风。
其实捂汗的操作是非常不可取的,尤其是在高热的时候,厚衣服捂着,不但汗出不来,还严重影响了皮肤散热,加重高热。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的儿童和已经退化的老人。正确的做法是,只要是没有畏寒寒颤,四肢不冰冷的发热病人,都应该敞开衣服,增加皮肤跟环境接触,并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使体温发散出来。
2、酒精擦浴效果好?
酒精蒸发的时候,的确可以带走体表温度,加速散热,起到加速降温的作用。但是酒精擦浴也有很多副作用,尤其是小朋友,皮肤薄嫩,加上发热时血管扩张,酒精很容易被吸收,引发皮肤过敏甚至酒精中毒。所以对于儿童,我们是不推荐酒精擦浴的,但如果体温>38.5℃,吃了退热药还不能退热,那么可以尝试,但需要稀释,比如1000ml温水中加20~30ml酒精,擦拭大动脉搏动处。
3、发热对身体有害,必须立马退热?
发热其实并不是一种病,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人体对于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一种自卫的表现,代表体内的免疫系统激活了,正在跟病原体作斗争,所以,发热是机体正常的防御反应,通过发热可以杀死一定的病原体,可以使部分病原体的活性、致病力减弱。
4、发烧会烧坏脑子?
研究表明,脑细胞可以承受的高温达41.6℃,超过这个极限才会损伤脑细胞,而单纯的发热,并不会烧坏脑子,因为机体有很好的散热机制,体温上升后,体温调节中枢就会开始工作,让体温下降。临床上确实有一些发热会影响到神经系统,比如脑炎、脑膜炎等引起的发热。
5、发热了要立即吃退热药?
理解了发热的原因,就知道发热是自身正常的免疫反应,对于不超过38.5℃的低热,尤其是免疫力健康的成年人,不需要立即服药,不需要要求体温立刻下降到正常。只需要物理降温、多饮温水,静待机体免疫力自然修复即可。
6、发热了要先吃抗生素?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抗生素,只有经过抽血化验证实是细菌引起的发热,才需要应用抗生素,而由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或者其他疾病导致的发热,不需要应用抗生素。所以一旦发热不退,需要到医院让医生诊断,不可盲目服用抗生素,以免产生副作用和抗生素滥用。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