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央视《一馔千年》随州篇回眸与思考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9-18 09:42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1251
以文化为作料,城市更有滋味 ——央视《一馔千年》随州篇回眸与思考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9月1日和8日,《一馔千年》随州篇上、下集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将曾侯乙蒸牛肉、随州美食四宝等推介出圈,也让青铜和编钟等元素登上各大媒体平台热搜,让网友纷纷高呼“下饭”又“上头”。
  随州又一次在央视刷屏。这档美食节目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随州美食宝盒,也打开了探秘随州文化的一扇窗。
   曾国风味再现,“随州味”更浓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一馔千年》第二季用现代视角和味蕾品味千年美馔,为各地量身打造一张张美食金名片。
  随州,一座饮食文化历史久远的城市。炎帝神农用火烹食,带领人们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战国曾侯乙不仅是音乐发烧友,更是美食家,他的美食蒸汽袅袅,他制作的饮食器皿精美丰富。厨祖詹王为广水人,是鸡粉调味料的先驱。
  如今,吃出韵律的泡泡青、吃出力量的拐子饭、吃出智慧的香菇、吃出浪漫的东方巧克力,随州的美食四宝让食客们心向往之。
  此次《一馔千年》随州篇节目,充分展现了随州美食的魅力。节目中的品馔会上,青铜乐章盲盒菜品,融入随州香菇、香稻、泡泡青等道地食材,创新舌尖上的感受。
  更让人欣喜的是,节目揭秘了2400多年前的珍馐美味,古籍中记载的曾侯乙蒸牛肉穿越千年创新呈现,曾国风味再现世间。
  青铜美器与古馔美食碰撞,与千年前一样的,是抚慰肠胃更温润心田的这一碗人间烟火气。
  通过多形式的传播,丰富而精致的随州美味走红,也激发了大众对随州饮食文化的兴趣,随州味道芳香四溢味更浓。
    “顶流”高频代言,凸显“随州韵”
  穿越千年的美食,记载于古籍,源自于大自然的馈赠。美食也从来不只是果腹之物,美在食之形、食之味,更在食之文化。
  《一馔千年》寻味曾国美味,探寻青铜盛宴,探究美食烹饪之法,也是宣传推介随州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代言随州神韵。
  从炎帝故里景区到大洪山,从随州博物馆到香菇博览馆,呈现的是秀丽山水,诠释的是编钟文化、青铜文化、香菇文化等。融入青铜元素的创新盲盒菜,更是“一曲可以品尝的青铜乐章”。
  正如品馔会上嘉宾感叹,“吃着古籍美馔,就会去想,这个美食背后的人是什么样的,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香港美食家欧阳应霁说,一道口感独特的“曾侯乙蒸牛肉”,足以让人在似曾相识又尽显古风古韵的美味中沉醉流连,感受跨越2400年的一段历史在口中悄然绽放。馔家族更是大赞,“随州太美了”,“随州是个很‘厚道’的城市”。 
  吃着在青山绿水间觅得的美味,更体悟文化之美。
  《一馔千年》随州两期节目的直播,在央视频、微博、百度、优酷等平台同步分发。播出前后,30余家各级主流媒体持续聚焦随州,宣传推流热度不断,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
  面对央视“顶流”代言,随州借势宣传,充分借力各大媒体推介随州的山水之美、文化之厚、产业之特等。以随州味道为引,随州神韵再次扬名。
   高擎文化名片,刷新“随州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缘何定位随州,总台饕餮号“掌柜”任鲁豫说:“是因为随州是编钟出土的地方。”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近几年,淄博烧烤、天津大爷、村BA等刷屏。究其原因,表面是美食或体育,深层次还是文化。各地纵深推进文旅融合,则是着力以独特文化为旅游产业注入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千年的寻味,寻的是地方美味,更是创新的文化传承,找的是道地好食材,更是坚定的文化自信。
  回味《一馔千年》,我们需要高擎厚重文化,不断擦亮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红色文化、治理文化等名片,持续做强文化品牌,把文化优势炼化为发展胜势。
  回顾《一馔千年》,我们可以持续借势借力做好宣传推介,利用寻根节、菇博会以及各种顶流节目等平台,讲好随州故事,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回眸《一馔千年》,我们能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典籍中的文化融入创新菜品、文创作品、旅游供给等产品和服务中,让文化活起来,在传承创新中激活内生力量。

(责任编辑:停止孤单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