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通讯员 晓萱 吴禹农
育秧大棚区内,水稻秧苗长势喜人。
近日,走进曾都区府河镇紫石铺村香稻示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见育秧大棚区内,水稻秧苗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合作社负责人肖世宝正在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以提高育秧标准。“这两天温度高,苗长得也快,看着这绿油油的秧苗,就好像看到了丰收的希望!”肖世宝高兴地说。
厂房内,工人们正在育秧流水线上娴熟操作,一个个空秧盘被整齐有序地放上传送带,机器自动填入营养土、浇水、撒种、再覆土,一个个播种均匀的育秧盘制作完成后,再由工人集中放到催芽室进行管护。
“今年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亩,计划种植2000亩常规稻、2000亩香稻。”肖世宝介绍,目前分三批进行育秧,第一批育秧23000盘,现在是第二批集中育秧,计划育秧34000盘,第三批计划育秧50000盘。
智能化育秧流水线,助力春耕提速。在合作社的春耕备耕区摆放着密密麻麻、正在育苗的秧盘,预计20至30天后这些秧苗就能进入大田进行培育。
“传统育秧模式,完成一栋大棚的摆盘、上土、播种、覆土等工作,需9人每人8小时工作量;通过育秧中心的自动精密播种流水线,再到棚内叠盘的摆放,仅需3人就可完成。”肖世宝介绍,今年花费20多万元引进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该生产线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控管理,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育秧的所有环节。每天出盘量在7000盘左右,可以栽种30亩水稻,配合滴灌技术,整体出芽率达到98%。
秧好一半禾,苗好一半收。府河镇因地制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现场对农户进行育秧新技术推广、种植育秧等技术培训,提供育秧关键环节指导,及时解决种植户在水稻育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今年水稻增产、农业增效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