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每一“槌”都敲在点子上——读张明刚将军的《军履回望》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9-21 09:58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1277

李旭斌


  爱上读书写作算来已经50多个年头,我一直信奉“不读万卷书,怎可立文章”,期间读了多少书无法数说,为某一本书所感动也是常事,可要说为某一本书而热血沸腾是十分少有的。当读到老乡张明刚将军的《军履回望》时,我浮躁的心被折服、被震撼了,我是为他平平常常中的不平常而折服,为他的崇高境界和家国情怀而震撼,只感觉需仰视而见,以至于说起这本书我只感觉语词不给力,几次动笔,都因缺少底气而停笔。
  我与张明刚将军是同乡,虽然不是一个村,可两人出生的农家小屋只隔着一道叫横山岭的山梁,一个岭南一个岭北。他在山南边“大声地叫喊着驾驭耕牛的口诀——哒哒、咧咧”“……摔倒了,再爬起来时……”我在山北正拉着板车交公粮,一边擦汗,一边为卖粮难发愁。我们有着共同的乡土情结,同样的出身平淡,要不然怎么会为他的“平常”之心和平常的认知而折服呢?
  “耕”,我的体会就是在土地里耕耘收获果实。张明刚擅长“耕”,他的“耙耕”,从田园一直“耕”到了军营,最终收获了更可贵的“果实”,挖掘到了更伟大的“成果”。他的果实就是军魂、国魂,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军履回望》的“理论之光”点燃人生梦想,体现时代价值,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军营之声”情系官兵,步履坚实,战歌嘹亮;“心灵之窗”敞开心扉,大彻大悟,情满乾坤。他用务实的写作,使军魂、士魂与国魂、民魂通过一本书沟通了,融化为一体,并形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历数灿若星河的英雄谱,历朝历代最为耀眼的多是帝王将相,而战场上冲在最前面的,多是战车前、马蹄下的布衣战士,他们不是没有壮举,并不缺少英雄,只是缺少注目,少有记载。张明刚放低笔调,追寻平常,在古往今来的英雄谱上,正好填补了这最值得记载、最为辉煌的一笔。
  《军履回望》中,他笔下挖掘出了老山前线的“侦查英雄”张建刚,英雄的“106块弹片”动人心魄,感人至深;“危难时刻显身手”副连长赵军的故事传神,他为救战友三赴前线,直面生死,毫无畏惧。还有军中的孔繁森——任正书、虎面佛心的周连长、“战士激光专家”张兴强、拥军妈妈李秀云等等,先锋模范人物数以百计,他们都个性鲜明,大忠大爱,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平民壮举,布衣英烈,平常之人做出了不平常的事迹,高在低处出,事在平淡中。正是这种平常和平淡,才使读者更深刻地领会了他笔下一个个军人的人生精华。
  张明刚从田野走出来,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他的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以坚实的步履走出来的、开拓出来的。
  他的采访脚步走遍大江南北,涉足过南疆老山前线血与火的阵地,北疆冰天雪地的军营,西部人烟稀少的边陲哨所,深入到人民子弟兵的各个行业和不同地域。他借助个人的体验方式,通过客观周密地实地采访和亲身的调查体验,掌握了大量的客观资料。通过描写事件发展的起因、过程、结果,矛盾与冲突的各个方面,以及有关人物的具体经历和独特个性,反映军人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
  他坚持的是一种心心相印的采访,在面对采访对象时,进入心灵、走入审美,深深地挖掘,实现了与采访对象的情感高度契合,感受到了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真实心态。《前线侦察兵宋世保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宋世保在老山前线血与火的战场表现,将读者“带入”英雄的心理世界,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没有现场体验,没有进入心灵的采访,就没有深刻翔实的细节描写,感人至深的心理刻画。张明刚巧妙地利用他的体验,真实地记述了各位军人的行走轨迹,让读者从中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赤胆忠心、敢打必胜。
  只有笔端常带感情,才能写出动人的文字。细读张明刚的文字时,能让人感受到许多人间的温暖来,他的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他的爱心播撒在读者心里。也许正是充满情感的创作笔调,使张明刚走进了战士情,走入了读者的心,使他的作品扎实深刻、朴实动人,具有浓烈的情感与人民性。
  张明刚还擅长对小人物的极致刻画。他笔下的小人物,人“小”境界高,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没有多少华丽辞藻,都是平平常常甚至平平淡淡的家常话,其实都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和感受,将人民战士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奉献体现得淋漓尽致。《10块弹片》本是老山前线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他就像聊天拉家常一样,有一说一,娓娓道来,如泣如诉,别具一格,很是亲切。《数据背后的赤诚》满是平实和赤诚,以情动人,没有任何词语让读者产生好恶情绪,一切评判都由读者自己来做。
  读《军履回望》,我对张明刚将军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境界由衷的敬佩。他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激励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安全、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全是满满的正能量。
  《军履回望》是一段军营纪实,也是一部颇有力度的军营近代史诗,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人生指南。他为官兵立传,为英雄擂鼓,为民族立威,如同战地鼓手,而且每一“槌”都敲在点子上。

(责任编辑:梦回吹角连营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上一篇:蒲扇摇过的夏天
下一篇:秋之韵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