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市直
神农风
县市区
乡镇
乡村
安全
社会
访谈
专题
营商环境
神韵随州
外媒看随州
教育
健康
文旅
视频
图片
金融
公众号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抖音
读报
论坛
搜索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距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拜谒炎帝神农大典还有
47
天
首页
随州新闻
经济·社会
十万余件老物件的时光印记
分享到:
请用微信扫码分享
发布时间:2025-3-29 08:58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
查看: 290
随州日报通讯员 楚豫
在曾都区南郊街道,一座古韵悠长的民俗博物馆悄然开放,它就是福森民俗博物馆。这座由老宅改造而成的民俗文化“殿堂”,将10万余件承载乡愁记忆的老物件化作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近日,笔者走进该民俗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旧时光的门。建筑保留着传统民居的肌理,青砖灰瓦间弥漫着岁月沉淀的醇厚气息。馆内划分为农耕文化、生活器具、非遗技艺、红色记忆四大展区,水缸、石碾、古算盘、缝纫机等老物件按年代与功能有序陈列,每一件都定格着20世纪的生活图景。在这里,游客可以触摸到从农耕文明到现代生活的时代变迁。
博物馆的创建者杜延森,是这片土地里文化传承的执着守护者。20多年来,他走遍随州乡村,自费收购被遗弃的老物件,甚至从废品站“淘宝”20世纪70年代的粮票、80年代的收音机。这些藏品中,既有曾都区非遗项目“随州剪纸”的代表作,也有反映曾都工业发展的老机床。杜延森说:“这些老物件是乡村发展的活化石,不能让它们在时光里消逝。”为了让老物件“开口说话”,博物馆策划了沉浸式体验活动:游客可亲手体验石磨、参与非遗剪纸教学等,去感受老物件的前世今生。
如今,这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民俗宝库,正迎接八方来客。当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与博物馆的慢时光相遇,人们在这里找回了“车、马、邮件都慢”的诗意栖居。正如杜延森的愿景:“让老物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触摸历史中记住乡愁。”
(责任编辑:梦回吹角连营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上一篇:
上门服务暖人心 社保关怀零距离
下一篇:
2025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视频
更多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图片
更多
【极目新闻】随州摆出阵容豪华香菇宴,365道香菇菜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优化营商环境】曾都区蒋家岗小学开展2025年春法治进校园活动
随州香菇携手高铁开出品牌专列
热门
更多
随州邀异地商会回乡共建家乡
【极目新闻】随州摆出阵容豪华香菇宴,365道香菇菜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广水“北斗+广播”赋能实现“数字”防火
胡志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胡志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随州市推进落实“五重”任务第一次调度会召开
武汉理工大学与随州共绘物流发展蓝图
马泽江调研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胡志莉调研随州旅游1号公路
返回顶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