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曾都区府河镇南部的白河滩村,属典型的丘陵地貌。
“有水则灵气足,有山则生态佳,有路则能致富。”这是许多人现在给白河滩的评价。以往的白河滩,地少沙多路损,村民致富成问题;如今的白河滩,有山有水有灵气也有人气。白河滩村连续几年被府河镇委、镇政府评为 “红旗单位”,2012年被曾都区评为“文明单位”,今年被曾都区授予“十面红旗”荣誉称号。白河滩村党支部怎样发挥党员榜样作用,发挥优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改变了白河滩?记者近日走进白河滩一探究竟。
抓基础设施 提高村民幸福度
从府河镇区前行6公里左右到达白河滩,一路上丘陵起伏,青翠欲滴,植被覆盖良好,庄稼长势不错。“这几年天气干旱对我们村影响不大,收成都不错。”白河滩村支部书记白自安介绍,全村1386人,耕地面积1436亩,人均一亩田,近些年天干地旱,白河滩新修扩建和改造堰塘28口用于蓄水。村党支部利用白河滩村紧邻府河和安陆的清水河这两条大河的地理优势,三年来共修筑了5个泵站,瞅准时机抽水蓄水,保证堰塘有水可用,人畜饮水有保障。
白河滩七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前,桂花树、彩砖、停车位,可以让人产生错觉,不觉得置身于农村。该组是三环建筑公司老总张吉德的老家,近年来村党支部大力吸引成功的老乡回乡支援建设,投资带动发展。张吉德投资170万元建成的现代化村组成为村里的亮点。
“出门不走泥巴路了,娱乐有了篮球场了,垃圾也不到处飞了。”5组71岁的老村民吴继怀感慨家门口变化多。
抓集体经济 富村强民出成绩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衡量村党支部作为的一大标尺。”这是白自安和他的班子形成的共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几年村里做了不少工作,改变也随之而来。多年前,村里的大面积沙地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采沙,村里每年靠收取河沙管理费来维持村集体运转。
2010年,村里与随州市鸿达公司共同发展1000亩油茶,让荒山产生了经济效益。“再过两年,山上的油茶就能结果了。”白自安介绍,到时候根据市场情况,考虑开辟更多的荒山。同是2010年,村党支部的一个决定让村里200多户村民收益。村里与随州市玲珑木业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意杨,该公司流转了近千亩低产甚至荒芜的沙地,每亩每年给付农民租金170元,1组、2组、3组、4组、8组的200余户村民直接收益。其中和村集体合作的意杨基地300亩,由此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每年达7万元,又解决了村民就近打工问题。
“荷包里有钱了,就能替老百姓办更多事了。”白自安一句朴实的话语说到了点子上。
问民忧解民难 党员干部带头干
白河滩村共有党员38名,年纪最大的81岁,其中有4名困难老党员。2组的老党员杨中山今年78了,也是村里典型的空巢老人,5年前他中风偏瘫,在外地打工的儿女都帮不上忙,照顾他的活儿就落在同组的几个党员和村干部身上,平时隔三差五帮他挑水、做饭是常事,逢年过节村里总是去慰问,老人的心里感到很
温暖。
2012年春节刚过,淅孛公路府河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两死一伤。其中白河滩的一对年轻夫妻在这次事故中一死一伤,这起纠纷涉及的两个家庭都很困难,赔偿成了一大难题。为此,村干部竭力帮忙调解、帮助解决困难,不厌其烦。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三个主题,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村级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端,这大概是白河滩村党支部屡获先进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