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公安部7日通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江苏警方近日在徐州成功侦破一起自建网站冒充记者敲诈勒索系列案件,打掉以仲伟、樊宇肖、鞠俊等人为首的4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破涉及7个省27个市县的网络敲诈勒索案件12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用来实施敲诈勒索、虚构“中央主管”背景的“社会焦点网”等11家非法网站被查处。
6家“新闻维权网”1个负责人
2011年5月以来,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多家单位接到“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等网站发来的传真信件或自称网站记者编辑打来的电话,称采写了该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负面新闻,要求出钱摆平,否则将在网站进行刊登炒作。经缜密侦查,一个以仲伟、窦玉刚为首的自建网站假冒记者、疯狂实施敲诈勒索活动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仲伟,江苏金湖人,中专文化。2010年以来,仲伟相继注册“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社会网”“时代焦点网”“今日视点网” “现代焦点网”6家网站,自任网站负责人。此后,仲伟伙同他人,通过这些所谓新闻维权网站,假冒记者身份,以在网上发布或扬言发布负面新闻为由,对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敲诈勒索,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贵州、山西等地作案60余起,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犯罪嫌疑人窦玉刚,江苏徐州市人,大专文化,当过中学老师,后在徐州经济开发区政宣办工作。在仲伟团伙中,窦玉刚承担了主要爆料人的角色。
2011年以来,窦利用在政府宣传部门工作的职务之便,多次向仲伟爆料供其实施敲诈勒索,并以中间协调人的身份出面“摆平”,与仲伟瓜分敲诈勒索所得。
侦办仲伟团伙案件时,徐州警方顺藤摸瓜,又分别破获以樊宇肖(女,江苏南京人,自称中国地方新闻网江苏频道负责人)、鞠俊(江苏南京人,自称某电视台外派江苏摄制组负责人)等人为首的3个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团伙。
经初步审查,这4个团伙有时单独作案,有时交叉结伙,相互提供线索实施敲诈勒索,分别形成了爆料人爆料或网上搜寻负面新闻、枪手加工材料、网络推手炒作、网站管理者发帖删帖、幕后策划者实施敲诈勒索的犯罪链条。4个团伙均是利用自建或租用的网站,假冒记者身份,先在网站发帖或将拟发的帖文传真给被敲诈对象,以要求核稿为名施加压力,实施敲诈勒索犯罪。得手后,再进行删帖或承诺不予“报道”,有的还会在其网站进行所谓正面宣传。为掩人耳目,有的犯罪嫌疑人在勒索钱财时还以所谓“赞助费”“广告费”等形式给受害方开具票据。警方查明,他们近年来在各地大肆作案12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在办案过程中,警方查处专门用来实施敲诈勒索的 “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环球视点网”等网站11个。
“熟人”里应外合敲诈企业
“今年6月初,我突然接到一份传真,是一份要求核实稿件的来函。”徐州经济开发区某地产公司经理魏某说。这封标注为“社会焦点网”发来的函中写道,你公司正在开发的地产项目是违规建设,请尽快联系我们,否则在网上曝光进行负面炒作,并留下了联系人赵某的名字及手机号。过了几天,他及公司多位管理层都接到了这位赵记者的电话,大意为来北京“谈谈你们公司的问题”,不然就在网上把公司的形象搞臭。
十分爱惜企业形象的魏某有些害怕,决定带着合法手续去趟北京,跟这个赵记者说明情况。哪知在北京见面后,赵某对各种证明材料根本不感冒,看都没看就问魏某想怎么解决问题,随即明言“你们这种问题我处理的多了,用钱才能解决”,开价20万元。多次讨价还价后,魏某给了5万元钱,赵某答应不在网上发负面帖文。
魏某的麻烦并没有结束。半个月后,他又接到电话,一个自称姓韩、是“今日焦点网”记者的人表示,魏某企业存在违规建设问题,已在“今日焦点网”上头条刊登,如果给10万块钱就可以删帖。魏某点开“今日焦点网”一看,企业的负面新闻果然在头条上。不知所措的他找到了一个熟人——“本事大、能摆平媒体”的徐州经济开发区政宣办干部窦玉刚。窦帮他用5万元解决了此事。
一个多月后,警方端掉这一犯罪团伙,连带侦破这起案件。直到此时魏某才知道,“赵某”和“韩某”都是犯罪嫌疑人仲伟等假扮,且与窦玉刚是一伙儿的。
警方查明,2013年5月,身在徐州的窦玉刚 “爆料”给在北京的仲伟,说魏某公司的项目属于违规建设。几天后,窦去北京将材料交给仲伟;仲伟又到徐州实地 “调查”一番,拍了一些照片以增强可信度。随后,
仲伟以 “社会焦点网”赵姓记者的身份
发传真、打电话要挟,敲诈了魏某公司
5万元。窦玉刚得知后,告诉仲伟 “钱给得太少了,这件事情可以再发帖”。仲伟安排人发帖后,以 “今日焦点网”韩姓记者的身份再次敲诈魏某公司。
警方介绍,仲伟团伙分工明确,且专业性很强:首犯仲伟经营网站,有多年网络敲诈“经验”;负责爆料的窦玉刚等人或能接触政府内部信息,或四处搜集负面信息;负责撰写、加工帖文的阮某是中学教师,文笔较好,还充当网站编辑出面谈判;负责网站管理、发帖删帖及组织网络“水军”炒作的黄某是软件工程师,具有较高的网络信息技术水平。
假记者刻意虚构“中央背景”
办案民警介绍,团伙首犯仲伟原先在《今日中华》杂志(中国今日焦点网)工作,期间接触到了网络这条生财之道,便开始借敲诈大赚 “黑钱”。特别是2010年8月敲诈徐州经济开发区某机械有限公司时,仲伟与前来协调的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窦玉刚结识,窦便成为仲伟团伙的核心爆料人之一。
“我就是想通过报道社会上的负面新闻和赚取点击量来赚钱。”仲伟向警方承认,自己并没有记者证,许多“爆料”也基本不核实,但却能屡屡得手。这是为什么呢?
警方指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外勾结。仲伟团伙中有窦玉刚这样的政宣办工作人员;另一个以樊宇肖为首犯的团伙中有一名江苏宜兴宣传部门干部。这些体制内的人掌握一些企业、单位违规的线索后,便爆料给体制外的团伙成员,一边从外部威胁施压,恶意炒作、夸大事实;一边通过政府内部周旋协调,软硬兼施胁迫就范。
同时,这些犯罪团伙刻意虚构“显赫身份”,极力显示自己“能量很大”。例如,仲伟团伙为了唬人,给自己的名片、核稿函都印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中纪委等单位主管网站”的字样,伪造“全国人大办公厅”相关批复的公函;在谈判时,屡屡提及全国人大、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樊宇肖团伙则伪造大量“新闻工作证”,编织记者身份。这让社会公众一般很难辨别,受害单位甚至想不到去核实。
“这些虚张声势的伎俩确实能骗倒很多人。”另一家受害单位、安徽淮北某项目公司负责人彭某说,当时他就是被仲伟等人的“名头”吓到了,以为中央部门要下来查,赶紧破财消灾了事。
警方还发现,受害者的某些心态也助长了敲诈者的嚣张气焰。一些被敲诈单位确实存在违规现象,一旦被揪住不放,哪怕对方添油加醋、肆意夸大事实,也不敢声张,任由对方勒索。还有一些被敲诈单位不存在所谓负面问题。但从维护形象、保障发展考虑,不得不花钱买平安,很大程度上纵容了网络敲诈者。
网络敲诈应如何有效遏制
一些犯罪嫌疑人交代,为了掩饰其犯罪行为,多冠以“广告费”“加盟费”的名义。一家受害单位负责人与仲伟见面时,仲伟直接扔过来一份表格,“上面写着10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各种广告价位,你就在上面选一个,直到他们觉得满意为止。对方啥话也不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至于后面到底做没做广告,我们也没心思去管。”
仲伟还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如,敲诈帖文一般都是在自建网站上发。网站不能太大,百度搜索看到就行;如果网站影响力太大,发的帖子被转载太多,删帖时就会很麻烦,“自己的网站容易控制,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窦玉刚还表示,对于政府、企业来说,最怕的就是那些网站,没有部门管,想登什么就登什么,全是野路子,敲你没商量。
“这些恰恰暴露了网络监管的不少漏洞,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河海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建文教授说,互联网被用于违法犯罪,不法分子以较低成本即可造成较大社会危害,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表示,当前需要进一步规范各类网站的权责归属及管理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堵塞监管漏洞,而不能出了问题一关了之,必须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实现对网络监管和治理常态化、机制化、法制化。
多位专家指出,还应当引导广大公众和企业单位,一方面要遵纪守法,身正不怕影子斜;另一方面要形成正确的网络观,不能将网络片面地视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政府有义务着力提高民众的网上鉴别能力,告知如何辨别非法网站,受到网络敲诈如何应对;同时,要加强典型案例曝光、剖析,让公众看清敲诈勒索者的真面目,自觉加入谴责、举报、辟谣的行列中来,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围歼之势,铲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