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精雕细琢建名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3-11-21 08:33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2107
精雕细琢建名镇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打造旅游名镇纪实
                    通讯员 贺晓利 胡云保
    一条条新建的景观绿化带、一排排具有江南古镇特色的民居、一个个独具创意的文化园……日前,走进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中心集镇——长岗镇,满目葱翠,满心愉悦,犹如走进一幅画卷。
再造一个新长岗
    长岗镇地处大洪山风景名胜区腹地,是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也是大洪山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被列入湖北省卫生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扶持单位、随州市重点镇、特色镇。
    近年来,大洪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多渠道筹集资金,共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中心集镇建设,使城镇规模迅速扩大,镇区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品位逐渐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长岗镇是大洪山旅游开发的重要节点。自古就有“苍松翠柏长生地,绿水青山古洞天”等诗句赞美大洪山及景区集镇的优美。城镇的建筑风格决定整个城镇总体风貌。景区管委会成立之初,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决定,启动长岗镇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工作,将其纳入“大景区”开发范畴;注重顶层制度建设和规划设计,加大旅游文化元素融入。2008年,投资2000多万元,对长岗镇进行全方位高标准包装改造,对现有房屋“穿衣戴帽”。包装改造后的长岗街道有如明清时代的江南古镇: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蔚为壮观,与周围山水景观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独特的江南韵味
    2013年,是长岗旅游名镇建设的突破年。为提升城镇品味,展现旅游名镇魅力,景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力度,投资2000万元,启动管网入地工程。供排水、电力、电信、广电、网络、监控等管线入地建设深入推进,逐步实现集镇“无杆化”。并同步实施景观灯、绿化、道路交通、人行道仿古地面砖铺装、生态公厕建设等多项建设工程。
    围绕集镇水环境,着力做好镇区“水文章”。因势造景,建设亭台楼阁,点缀文化要素,实现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和谐统一。投资1000多万元,在镇区建设两处彩色橡胶坝;维修、加固了二桥,重建扩宽了一桥;将镇区所有路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环保太阳能路灯;完成了所有街道人行道仿古地面砖铺装;高标准建设星级公厕2处,改造破损水泥路面;对镇区所有花坛苗木进行了提档升级,新建了街头绿化小品4处,新安装街道移动花坛,更换了多功能的环保分类垃圾箱,添置了100个垃圾桶;启动了333省道生态旅游观光带景点打造工程。沿河两岸游览步道安装了石桌石凳、健身器材、大理石护栏等设施,兴建了亲水平台,下大力气开展以清淤清污、水体治理、堤岸建设、河岸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河道整治工作,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环境清新、景色优美的亲水空间。
细微之处显魅力
    “把今天的实物建成明天的文物”,本着对后世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大洪山按照“全国一流、不可复制、风格独特”的理念,先后请清华大学、武汉中南设计院、湖北大学和随州市规划设计院,就大洪山景区和村镇建设拿出规划,反复比较,融入地道大洪山文化元素,不断完善、配套、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景区,大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住宅小区,小到每一个花坛、垃圾箱的造型、每一株苗木都要经过决策者的反复权衡。每一套方案,都经过设计师的多次谋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建设者的精心打造。门景区入口绿化小品建设、“明镜台、莲花池”景观打造工程、333省道示范带建设几乎都是三易其稿,直到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才付诸实施。决策者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震撼了大洪山建设者,他们在施工中越发精雕细琢,不留瑕疵。
    与此同时,景区还把城镇管理列入旅游名镇建设重中之重,探索建立科学化的城镇管理之路,着力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方面,组建了城管综合执法局,对镇区乱搭盖、乱堆放、乱停放、乱倒垃圾、乱张贴进行彻底整治,改变“脏、乱、差”面貌;另一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政府环卫经费投入,添置了垃圾车、电动保洁车,配备了样式新颖的环保分类垃圾箱和垃圾桶,使城镇管理日趋制度化和规范化。
(责任编辑:挺远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