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的寄语,鼓舞人心,引人思考。
在“文艺的春天”中生发,我国文艺已是百花竞放、硕果累累,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倾向。有的作品缺少国家情怀、民族大义、社会观照和人民感情,主题苍白、导向偏颇、色调晦暗、制作粗鄙,以娱乐挤兑教育、制作取代创作、技术冲淡艺术,丧失教化苍生、净化风气、美化心灵的功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的存在淡化理想、软化信念,远离崇高、讳言伟大,歪曲正义、阉割真理,刈除规范、消解传统,戏说历史、恶搞经典,亵渎先贤、轻薄英雄,篡改定论、颠覆主流,漠视现实、轻言人民,哂笑牺牲、调笑奉献,渲染阴暗、炒作虚幻的现象,搞文化虚无主义、打政治“擦边球”、热衷于揭历史伤疤,唯洋是瞻,甚至自灭志气、自毁长城。或立意模糊,崇高与猥琐、光明与阴暗、正气与邪气、高尚与卑鄙界线不分;或格调不高,风花雪月小我腔,滥情艳遇生死怨,媚俗、低俗、恶俗现象登堂入室,畸形人生、变态心理、另类生活、极端行为招摇过市。
作品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怀。一些人或心态浮躁、精神萎靡、道德低下、观念错位,散发出戾气、邪气、暮气;或沾满铜臭气,为追求卖点而制造骂点,为博取市场而叫卖私丑,沦为“市场的奴隶”;个别品行不端,甚至劣迹斑斑的从艺者不耻反荣,大捞粉丝、赚足眼球,毒害社会风气,挑战道德底线。
如果放纵这些“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我们的文艺就会缺筋少骨没精神;如果无视文化垃圾、精神鸦片和道德小丑的恣狂妄为,我们的社会就会出现高地失守、价值打折、道德滑坡。古今中外,因价值观扭曲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的事例并不鲜见。
“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谁能堪当此任?唯有胸怀人民、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要想阳光明媚,必须心如蓝天高洁;要有清风扑面,必先情怀温暖如春。文艺工作者是灵魂工程师,没有圣洁的心灵,塑造不出高贵的形象;没有崇高的精神,创作不出优美的作品。道义是必须的担当,人民是永恒的主题。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这是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的天地之心,是高悬于我们头顶的北斗七星和映照在我们心空的床前明月。能不能远离消极状态、澄清错误思潮、弘扬核心价值?能不能唱响中国精神的正气歌、中国道路的进行曲、中国力量的交响乐?能不能树正气、增骨气、添底气,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应当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