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企业见闻】
改革,改革,还是改革。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并扎实推进。改革,扫除前行的障碍;改革,增添发展的动力。
一个工人的笑声
——改革就在身边
“果果,你可以来乌鲁木齐上学了,可以跟爸爸在一起了!”2014年12月20日晚饭后,38岁的李志龙兴奋地给远在宁夏老家的妻子和女儿打电话。电话两头儿,一家人的笑声不断。
李志龙是乌鲁木齐市一家大型能源企业的技术工人。10年前,他和妻子离开宁夏老家来到乌市打拼。2013年9月,女儿果果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但他所住辖区内的一些学校因为女儿是宁夏老家的农村户口拒绝接受其入学。
户籍制度破冰,消除了李志龙心头的烦心事。
2014年7月2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的一大亮点,是宣布将取消“农业户口”这一概念。这是自2006年彻底取消农业税以来,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举措。
2014年10月下旬,新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让新疆的流动人口不再受户籍的牵绊,尽享城镇化红利,深得民心。
改革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自2013年3月初新一届政府成立至今,国务院已相继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使得当时1700多项行政许可压缩到目前不足1000项。“2014年改革有重大突破,改革思路有巨大提升。”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改革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反腐败等紧密结合起来,是与国家发展大趋势、大目标紧密结合形成的大思路、大手笔。”
上海自贸区一周年
——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2014年9月18日,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金融市场最重要、最有分量的成果之一,我国第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交易市场黄金“国际板”正式挂牌。此举意味深远,人民币计价交易的“上海金”,将有望与“纽约金”“伦敦金”一起,成为国际黄金市场定价权的“三极”。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新一轮深水区改革的“试验田”,对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综合性改革。“上海自贸区改革从一年来的实践来观察,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自贸区在每一个大方向上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尽管这些改革有快有慢。”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说,一言以蔽之,“试验田”里苗正壮。
西班牙时间2014年12月9日11点(北京时间12月9日18点),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铁路货运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首趟义新欧“义乌—马德里”班列顺利抵达马德里。该班列于2014年11月19日从义乌出发,满载82个标箱义乌小商品,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6个国家,全程13052公里,经过3次换轨,历经21天的长途跋涉,顺利抵达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
“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指出。
离岸业务井喷
——人民币加速登上国际舞台
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授予的首个海外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分行总经理张伟武是个70后,他亲身见证了一年多来人民币清算业务呈现的井喷式增长。
“2013年5月27日是工行新加坡分行第一个人民币清算行开业日,当天的清算量是16亿元;到2014年4月8日不到一年的时间,分行人民币清算量突破了10万亿元。”张伟武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的人民币清算量都在1500亿元左右,每个月大概2万亿至3万亿元,达到了香港2013年清算量的1/3,“未来人民币将逐渐从贸易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发展为各国央行外汇中的储备货币,很多大型中资企业也将成为全球性企业”。
数据显示,与3年前相比,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活跃度提升了一倍多,在离岸金融市场上的规模提升了两倍多。“人民币国际化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通过相关改革和制度安排让人民币更好地为市场接纳和选择。”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表示。
而在另一方面,金融改革也正逐步走向深水区——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倒逼银行必须放下身段,将服务目光下移,不仅为大企业“锦上添花”,更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调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积极性,调动金融机构加强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扩大金融业规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资金可以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利用,这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温源)